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生活定下计划,它带来了对生活的控制感。但是这种控制感是一种幻觉,设想的事只有付出时间和精力后将其实现才能获得真正的控制感,所以它只是带来一种让人愉悦的感觉。
为了实现计划,我们需要日程。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日程是否得到执行呢?有的人认为是执行力、是意志力、是充分的准备。再决定结果的元素中,其实影响力最大、最容易实现的是环境。
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倾向于做不同的事。家中无所事事时,短视频更有可能占领一个下午;辗转不同城市的旅途中,更没有可能专心读下一本书。所以针对自己需要完成的日程选择合适的环境是一件最容易、影响却最大的事。
道理摆在面前,易懂却也易忘。在完成工作计划之前,首要的准备是选择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例如对于需要大端时间来完成的工作,选择一个不吵不静的书店或者咖啡厅可以确保自己如日程一般去做事。除了计划工作之外,一定不要忘记去规划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
环境对了,做事的难度也减小了。做事的难度由两部分组成:绝对难度和相对难度。绝对难度指的是事情本身所具有的难度,相对难度值得是事情因为外在调价所造成的难度。例如在酒吧与书店阅读同一本书的难度显然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所需要的理解能力是相同。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酒吧阅读书籍,在书店练习唱歌。面对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时,需要更开阔的空间、更有变动的环境,而不是坐在电脑面前冥思苦想。面对需要专注的工作时,需要不被打扰的空间,而不是始终不能专注精力的场所。
环境带来的相对难度也会被大脑纳入到事情本身的难度中。默认情况下,大脑在做一件事而感到这件事做不下去时,并不能识别出原因。最终结果是有些人在不合适的环境中做事,感到难度过大。但是其他人可能并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事,可能难度小很多。
智慧是对知识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环境来做事就是一种智慧。
人类使用躯体和大脑与世界进行互动,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这种活动的效率最大化。但是人作为生物,自然受到自然的限制。很多时候我们效率不搞,甚至昏昏沉沉。如何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呢?睡一觉。
老话说“要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多时候,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却是希望自己睡的少想的好。身体是需要休息的,没有充分休息好的身体就是会效率下降。一切效率的追求都需要建立在充分休息的基础上。
在我们使用意志力来推行进程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自己做事的环境合适吗?在做事始终效率不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自己休息好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换个环境,好好休息,或许问题自己就消失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才是需要更高级技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