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能力强的人不焦虑,起码他们不会因为学习以及学习过程而焦虑。
自学没有什么“秘诀”。它是一门手艺,并且,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只是一门手艺。
手艺的特点就是无需天分。手艺的特点就是熟练程度决定一切。
都说,人要有一技之长。那这一技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自学能力是唯一值得被不断磨练的长技。
无论是什么,哪怕只是学会一点点,都比不会强。哪怕只是中等水平,就足够应付生活、工作、养家糊口的需求。
只要我觉得有必要,我什么都肯学,学什么都能学会到够用的程度……
在我看来,写书讲课之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做得最多的事情,其实就是“找到好例子”——那即意味着说,先要找到很多很多恰当合适的例子,而后再通过反复比较试验,挑出那个效果最好的例子。了解了这一点,将来你准备任何演讲,都会不由自主地多花一点时间在这方面,效果肯定比“把幻灯片做得更花哨一些”要好太多了罢?
习得自学能力的终极目标就是:
有能力只靠阅读就能习得新技能。
有自学能力的人,选择阅读“有繁殖能力”的内容;
没有自学能力的人,阅读只是为了消磨时光……
我把那些能给你带来新视野,能让你改变思考模式,甚至能让你拥有一项新技能的内容称之为“有繁殖能力的内容”。
人都一样,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之后,就会忍不住去用,甚至总是连下意识中也要用。
别怕,无论说给自己,还是讲给别人,都是一样的,它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鼓励词。
养成一个习惯:
不管怎么样,先用起来,反正,研究透原理,不可能马上做到,需要时间漫漫。
用错了没关系,改正就好。用得不好没关系,用多了就会好。只要开始用起来,理解速度就会加快
——实践出真知,不是空话。
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犯过错,所以不可能有机会改正。
笨拙与耐心
自学的过程,实际上需要拆解为以下四个阶段,虽然它们之间常常有部分重叠:
学
练
用
造
学,就需要重复,甚至很多次重复,尤其是在面对充满了“过早引用”现象的知识结构的时候。
反复学,最锻炼的是“归纳整理”的能力。而且,最有意思的,这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动发生的—— 只要你不断重复,你的大脑会在不自主之间把那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与当前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区分开来,前者处理起来轻松容易,甚至可以跳过;后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仔细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归纳整理工作自动完成了。最后再加上一点“刻意的、收尾性的归纳总结整理工作” —— 大功告成。
以用带练——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带动刻意练习。
不夸张地讲,未来的你只需要恪守一个原则,就很可能会因此超越 99% 的人:
绝对不做预算不够的事情。
人生很长,何必惊慌。
学英语最简单的刻意练习就是朗读。每天朗读一小时,一百天下来就会超越绝大多数人,也会超越自己原本可能永远跨不去的那个坎——神奇的是,朗读什么无所谓,反正现在有声书那么多……更神奇的是,刚开始朗读得好不好听,甚至好不好都无所谓,反正没几天就能体会到大幅进步……最神奇的是,这么简单的事儿,99.99% 的人不做——你身在中国,能理解这个比例真的没有夸张。
那些看起来“一出手就是高手”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仅花很多时间刻意练习,还总是刻意思考在哪些地方尤其要刻意练习——就是这一点差别造成了那么大的差距。
所谓的“混”,解释很简单:
不做刻意练习的人就是在混时间。
所谓“刻意练习”,其实是“刻意思考哪里需要刻意练习”之后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 所以,“刻意思考” 才是关键。
应对策略很简单:
准备个专门的地方记录
我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 iPhone 上的 Notes,一旦遇到什么“疑似需要刻意练习”的点,就顺手记录在那里以防不小心忘记或者不小心遗漏。
而后有时间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排列一下优先级,琢磨一下刻意练习的方式,而后找时间刻意练习,如此这般,做到“尽量不混日子”……
既然学,就要像样——这真的很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体会到它的威力:
刻意思考哪儿需要刻意练习
一旦我们启动了对某项技能的自学之后,在那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刻意思考就是,时时刻刻琢磨“这东西能用在哪儿呢?”
更多的时候,需要你花时间去琢磨,才能找到用处。
再高阶一点的刻意思考(琢磨),无非是在“这东西能用在哪儿呢?”这句话里加上一个字而已:
这东西还能用在哪儿呢?
劳者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