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全文2300字,阅读3分钟
最近读唐浩明的著作《曾国藩》,对晚晴的历史兴趣浓厚,想一探究竟,通过一件件事情的还原,梳理出朝代兴亡的脉络,及其背后的原因。《正说清朝十二帝》,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自努尔哈赤到宣统,296年间的十二代帝王。让我见到了朝代更替的轨迹,清朝衰落的原因,真实赤裸的人性。
作者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根据讲稿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自2004年第1版直接,已经发行超过55万册,广受读者欢迎。
一、清朝帝王更替的轨迹
1、开创发展阶段。奠基人努尔哈赤,10岁丧母,父亲被杀,坎坷经历磨练出他的坚强意志,带兵打仗,逢战必胜,威名远扬;皇太极登上大位后,四处开疆拓土,东征朝鲜,西征蒙古,南入中原,却在52岁猝然辞世;顺治帝在多尔衮的建议下迁都北京,然而并不顺利,24岁就殒命归西。三位帝王组成的“初创团队”,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式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号令天下。
2、繁荣兴盛阶段。也就是“康乾盛世”。1661年康熙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岁,在位时间最长,最大的特点是勤慎理政,以治理河运为例,正式动工前,派人从源头查探,多方征求意见,反复商讨,实践验证,充分体现了科学民主决策。雍正45岁登基,很好地担当了承前启后的角色,处理了康熙晚年的积弊,为后来者扫除了障碍。乾隆执政63年,一路太平高歌,盛世之下却潜藏危机,白莲教、天理教烽火四起,留给继任者去解决。
3、衰落灭亡阶段。1796年,到了嘉庆手里,主要精力就是给乾隆擦屁股。先惩办了富可敌国的和珅,再解决白莲教事变、鸦片流入等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然而,由于制度性弊端无法消除,解决遗留危机,深陷更大危机。1820年,道光即位。此时,大清朝已经陷入鸦片烽火,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不过4000人,40艘舰船;清朝4万万人口,军队百倍于敌方,一场完全可能胜利的战争,却以失败告终,自此,列强入侵的大门打开。咸丰接手时,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内有太平天国作乱,外有英法联军杀到皇城脚下。及至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均为幼帝,由垂帘听政的慈禧一手操控,原本夕阳西下的清朝加速坠落,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宣告一个王朝的正式落幕。
二、清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1、选人制度的原因。从帝王的产生来看,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贵族公推制(努尔哈赤、皇太极),一大群人中选人;二是皇帝遗命(顺治、康熙),皇帝生前与大臣诸公共商议定;三是秘密立储制(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全由皇帝一个人操作;四是懿旨定储(光绪、宣统),皇太后一言而定。由此可见,帝王的产生原本就在一个小圈子里选人,加之从相对民主到一言堂,民主透明程度越来越低,最后干脆由皇帝或太后说了算,任何人都无法参与,选出的君王从明君、贤君,到后来的庸君、昏君,一代不如一代。
2、晚晴时局的原因。早在乾隆时期就已出现内乱动荡苗头,嘉庆之后,主要的职责是“维稳和灭火”,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源头治理; 1850年咸丰接手时,面临“内忧”与“外患”两大难题:“内忧”——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外患”——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他被困扰11年,无一日安宁。加之自身决策连连失误,最后竟然当了逃君。纵有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晴四大名臣苦力强撑,然大厦之将倾,难以支撑。摇摇欲坠的清朝,依靠运转的惯性作用,又延续了60多年。
3、全球大势的原因。放眼全球,当时19世纪欧洲国家废除农奴制,开始实行议会制,政府运行和管理机制日趋民主;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坚船利炮炸开了对外扩张之路;我们的是帝王集权制,君权与相权之间互相制衡、互相猜忌,国家治理成本高企,管理效率低下;经济方面重农牧耕织,轻商贸制造,以泱泱大国自居,闭关锁国,乾隆爷对前来请求通商的英国使者,不屑一顾,说我大清物产丰饶,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与你来往,与发展大势背道而驰。
三、王朝背后赤裸的人性
通读全书,原以为帝王乃一国之君、万人朝拜,却没有想到,政治的角力背后,掩藏着深深的人性之恶。
1、爱恨不能的囚君。光绪的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自己喜欢的却是珍妃,但慈禧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人不敢深爱,不爱的人却要以夫妻相处。纵然身为帝王,又能如何?光绪力求突破慈禧的牢笼,开始戊戌变法,仅仅103天,遭残酷打压宣告失败,被囚禁10年,郁郁而终。
2、贪生怕死的逃君。有意思的是,咸丰皇帝在外强入侵时一退再退,八国联军打到家门口时,美其名曰“巡狩”, 丢下紫禁城,逃至承德避暑山庄。更让人不可以思议的是,逃亡之后不是想着如何去组织抵抗,而是消极逃避:贪恋女色,贪美酒,贪鸦片;放任英法联军的6000多人践踏京城,火烧圆明园,历经151年建成的多年国之珍宝付之一炬。就走入侵之前一个星期,还在圆明园为自己30岁寿辰,连续演出4天庆寿大戏,一派歌舞升平。
3、变态报复的暴君。顺治6岁登基,多尔衮摄政七年,顺治就当了七年的摆设。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多尔衮十大罪状,赶尽杀绝,挖坟鞭尸,以泄心头之恨。慈禧年轻守寡,一直以侧居西宫为遗憾,也为咸丰临终前没有册封自己为皇后不满,对他人的幸福产生强烈抵触,严重心理变态。同治与皇后阿鲁特氏,两人恩爱有加,却不受慈禧待见,处处刁难,不许两人同房,连说悄悄话都不行,同治死后,连生的机会都不留,逼她自尽,随夫而去。
读史的最大感受,就在于它的永恒性和规律性。历史为何一再重演,因为人性不会改变。有欲望就有弱点,有控制就有反抗。站在现在的角度回望,若将自身代入其中,能否改变一二呢?
试问帝王能奈何?当时已是局中人。
一首《悟空》,唯有空悲切,无语话苍凉。
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有这变化又如何。
金箍当头,欲说还休。
月溅星河,长路漫漫,
风烟残尽,独影阑珊。
世恶道险,终究难逃,
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