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放学一回家,高兴地跟我说:妈妈,我在橡果园花了一幅画送给你,是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白云。(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或他讲错了,看了画发现他就是用绿色画的云。)
看他跑过来拿画给我看是真开心,他最近比较喜欢主动画画了,而且终于不只是圈圈和线条了,开始有情景,有简单故事了。
下午把学习力三期每一课彭彭布置的作业大致研究了一遍,发现了阻碍我践行的一个拦路虎,就是我老觉得每次践行一定要有较长的时间和好的结果才算一次好的践行,有时候孩子不配合,践行中断了;有时候觉得践行时间太短,看起来没什么效果,都不好意思写在作业里。
听到彭彭一句话:即使是孩子不配合,妈妈做完这些作业也可以,也不需要花太长时间。
对呀,假如那会儿邀请孩子参与他不配合,那妈妈自己先做好了,投入其中,享受过程,孩子能看到,也能听到,更能感受到,也是一种耳濡目染。而现实情况下,孩子肯定会被妈妈吸引过来,一起参与。
晚上我就这么尝试了,吃过晚饭,我拿出鹅妈妈童谣,放音频听几遍,听熟悉了我就大声读出来,鹅妈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游游听了一会儿就凑过来看,我读的更起劲了,我们一起讨论画面里的故事,前两页的内容他已经听熟了,但还不会跟读,我只是大声读,和他讨论,观察他的反应,不强求他是否跟读,他问起我就解释,不问不解释。到后面他含糊不清地跟读了一两句,我很开心,这是大突破。
读完两篇就换读牛津树,用点读笔来边听边看边跟读,他玩了一会儿又凑过来看,我们一起读了两本,读到《The pancke》,联想起是peppa pig里猪爸爸把饼抛到天花板上去了,我俩笑得不行。
接着指读手指谣,依旧是我先读的津津有味,他跟着一起来,我读一句,他接一句,几遍就会了,一首《小闹钟》自己全部能背,接着读《洗澡》,我同时也读给妹妹听。读的差不多了我就停下来了,又开始玩别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他一次能学会多少,记住多少,而是过程中比较愉快,内容少而精,明天后天再找机会重复,这样比一次长时间的学效果会更好些。他觉得有意思不会烦,我也不用纠结于结果给自己太大压力,愉快地体验会让我们下一次主动找书读,找游戏玩。
鹅妈妈童谣和手指谣都挺有意思的,节奏欢快又押韵,我读的过程也很享受,还能和微微互动,一举三得。
这次我问他想听我读什么绘本,他选了贴贴纸书,我尊重他的选择,他选贴贴纸书也是前几次我们玩得很愉快,只有他觉得好玩的事才会主动想要再玩。
贴贴纸书里的内容很简单,两岁左右的孩子也能贴的好,不过我们又玩出很多不一样的花样,通过读题来巩固识字,理解题意,理解虚词的含义,右下角表示页数的数字,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数字,还可以玩数数,练习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
总之把贴贴纸书利用得非常充分,如果我没有参加学习力的话,估计这套贴纸书又会被他胡乱贴在地板上,沙发上,相当低效能,说不定因为贴上了很难撕下来,我会跟他生一通气呢!
同样的素材,当我们的理念和认识发生了改变,运用的结果会有如此的不同!这些都得益于学习力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