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明或许已长久遗忘了与自然相处的记忆。在我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宇宙的浩瀚缥缈之时,心中萌生的不只有震撼,还有潜藏心底的恐惧感吧。人类终究只是世间的一粒微尘。
在原始蒙昧的时代,对于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人类只能信仰神灵,敬畏神明。那时候的大自然,是对人类的馈赠。而如今,科技革命影响着人类的方方面面,却逐渐拉开了与大自然的距离。我们无需再依靠采集,狩猎,便可以获得富足。然而你可曾深入内心与自我对话,现在困扰我们的却总是:空虚,焦虑。。。。。。原来,富足了生活,枯竭了本心。
第一次看到《溪山行旅图》时,还在疑惑,为何有“行旅”二字,这不就是一幅山水画吗?今天看到蒋勋先生的注解,恍然间敬佩起古人的心胸与通透。在整幅画的小小一角,居然有一队行旅隐于山间树旁。“宇宙巨大辽阔,人的存在如此渺小,只是永恒宇宙里偶然走过的行旅、过客。个人的哀乐悲喜,不足挂齿,个人的惊叫、怨怒、得意或失意,在大宇宙里也都是微不足道的琐碎唠叨。”
我们终究只是“无数”“无量”“无边”众生中的一丝光点,又要如何做到“不惊”“不怖”“不畏”?那么,就从敬重一个时代安静而饱满的生命力开始吧,也许是一颗隐没于枯枝败叶下的种子,也许是残存于钢筋水泥厚重墙壁旁的一缕阳光,也许,就只是一个孩子天真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