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共读王博士写的《数字时代的学语与教》快接近尾声了,此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非常感谢王博士和麻吉星团队,你们 如同启明星 ,让我知道了前进的道路 。
那我们要如何上好信息融合课呢? 陈磊老师说得 非常到位 。第一点要改变理念 ,从教师中心转向以生为本, 再抵达学生中心,学生真的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 ,活起来 。第二 坚持常态化应用,王博士提出课堂用 、经常用、 普遍用三个标准 。让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真正的落地 。那以后的课堂上, 我一定要把这段时间所学到的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去 ,让它常态化。第三加强教学反思,陈蕾老师 用叶澜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 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课堂 ,才知道如何根据具体的学情去制定最合适的教学策略 。
最后,陈磊老师告诉我们 ,数字时代老师的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是一参加培训 ,聆听高质量的讲座 ,参加一个高端的培训 是无数场头脑风暴, 往往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收获满满的干货 。以前老觉得教学太忙了, 有好的讲座 ,好的课都没有去听。 现在想想真的太浪费了 。以后一定要把握住这些提升自己的机会 ,多去听高质量的讲座 。二、开放课堂 。开放课堂成为一种趋势 ,请老师打开教室 , 让同事 、专家和教研团队进行观课,并于观课后进行专家评课和共同议课,由他人的眼睛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缺失 ,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教学专业的提升 。总的来说开放课堂的确是需要勇气 ,我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上 ,充分去准备的话 ,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想想来听课的老师也是帮助自己成长的,就特别乐意开放自己的课堂了 。三、坚持写作,有人说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陈蕾老师就告诉我们,她的成长之路 ,先写小短文逐步到写深刻的文章 。不要怕写作 ,只要坚持 ,就能收获到不一样的精彩 。
六个模块读完了, 真的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 ,感谢麻吉新团队,让我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学习到了很多干货,我要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我以后的课堂中 ,好好运用到信息技术, 和学生们一起更好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