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当然,从昨天傍晚就开始下了,早晨,基本停了,但天还是阴的。
继续看我的《同理心的力量》
今早看到那句话:每个人都像一座冰山,其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情绪,都是冰山下的需要在驱动。看到作者对于那个少年犯的对话,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功底的薄,也希望自己通过不断地自我觉察、感悟,可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夫。
为了更好地传播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博士发明了两个形象——长颈鹿和豺狗。
豺狗语言的特点是评判、指责、批评。
比如道德评判:
你真蠢。
你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比如贴标签:
这个人真是小心眼。
这个人是个大嘴巴。
比如指责、批评、命令、威胁:
项目失败都是你们的错。
你今晚必须练琴,否则…….
作为学习者的我们,需要做到细心体会,感悟其中,并做到举一反三哦。也就是我们是学习者,更应该是实践者,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更有效。
马歇尔博士在研究这些共同语言的时候,发现这些指责与批评的语言的背后,都包含着四个共同的元素,那便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举例说明:
孩子没有遵守约定收拾玩具。我们看到这一情景会对孩子说:“你不是个乖孩子”。这句话背后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所见事实的描述。
我们的观察:我回到家推开门,看到地板上有三个玩具,沙发上有四个玩具。
我们的内在感受,我们说这句话时的情绪(虽然我们常常未觉察)——
我有点生气。
我们未觉察到的自己的需要——
我感到生气,是因为我特别看重承诺和整洁。
当我们说这句话时,真正的意图是希望孩子可以自己收拾玩具,包含了我们的请求——
你现在愿意把玩具收拾起来,放到玩具篮里吗?
综合起来,我们的语言会是——
我回到家推开门,看到地板上有三个玩具,沙发上有四个玩具,我有点生气,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我特别看重承诺和整洁。所以你现在愿意把玩具收拾起来,放到玩具篮里吗?
这个例子就是把豺狗语言转换成长颈鹿语言的示范。你学会了吗?
你不是个乖孩子:
变成:我回到家推开门,看到地板上有三个玩具,沙发上有四个玩具,我有点生气,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我特别看重承诺和整洁。所以你现在愿意把玩具收拾起来,放到玩具篮里吗?
马歇尔博士之所以选择长颈鹿作为非暴力沟通的语言代表,首先是因为成年长颈鹿的心脏可达到十多公斤。学习非暴力沟通,就是要练就非常强大的心脏。
其次,长颈鹿很高,能看得更远。再次,长颈鹿的牙齿和嘴唇很特别,每天要吃几十斤左右的食物,而且特别喜欢吃带刺的叶子。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马歇尔博士为什么选择长颈鹿作为非暴力沟通的象征了。也提示自己,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历练自己,成为一名长颈鹿,练就强大的心脏,能包容来自对方对于我们的攻击、批评和指责,能从对方充满攻击、批评和指责的话的背后读懂他人的爱意。
比如,你参加NVC的学习,而你先生对你说:都多大岁数了,还学习,有什么用?或者说“就知道学习,天天学习有什么用?”
当听到伴侣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反唇相讥:“我还好好学习呢,你看你,从来都不学习。”这就是一秒变豺狗。如果我们经过学习,是长颈鹿,当听到这样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就如吃到了带刺的食物,把刺当成养料。用同理心深切地体会对方:“哦,听起来你有些不满,你希望我把时间花在照顾家庭上,跟你共同分担对家人的关爱”。或者说:听起来你挺生气的,你特别希望我们的金钱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起来,也特别希望我花时间学习之后能有所转变。”
所以说,如果通过对方的语言读到他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即使他的语言是指责的,我们也能消解这种指责,实现与对方内心的连接。所以非暴力沟通,就是要不断觉察我们的豺狗语言,把它转化成长颈鹿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