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这个称呼的呢?回想起来最早要追溯到进入学校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了。
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同时还是音乐老师、思想品德老师。换句话说,那四年三个老师撑起了小学的所有课程。在十多年前的小地方,小学老师似乎都是些很厉害的角。大部分开始学习的“慈祥和蔼”一类词语也都在这群老师身上找到了印证。课间,老师身边总会围上去一大群小伙伴,具体说些什么倒是不记得了,只是印象最深的是,总有几个小女生会站在老师身后,双手在班主任的头上扒寻。也不知道到底是从什么开始的,班主任的发间有了银丝。在那些年,每到柚子成熟的季节,教室的墙边处总会有几个圆滚滚的编织袋。那是家长们特意从地里送来给老师尝一尝的,然后老师就抱两个回家,其余的都放在教室边。每到六一儿童节,学校会组织活动,让同学参加小游戏获得奖卷,然后兑换礼品。总有一些运动能力不足的小伙伴,但每次结束的时候,从来没有哪个小伙伴是空着手回去的,除非他很快地塞进肚里去了。原来在游戏结束后,老师会把剩在手里的游戏券分给那些小同学。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零食真的都很好吃。
小学的最后两年去到了另一地方。在这里每一门课都是由不同的老师上。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还有抱着手风琴的音乐老师。可能是新环境的缘故,记住的东西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了,她让每一个同学都去背论语,然后还要有家长签字。还记得老师说过“我没有要求你们现在去理解掌握它们的意思,只是想趁着你们现在记性好的时候死记硬背下来,到某个时候你们可能就会想起然后就能理解了”。
进入初中,数学老师成了班主任,所以也就更珍惜语文老师说的话了,至于英语老师硬是记住了数量,物理和化学老师也因为新鲜记了下来,当然还有政治老师。那时候也是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区别对待,作为班主任那种爱憎分明的态度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是值得高高捧起的,而那些顽皮的同学则是用作反面教材的典型例子。当平时爱闹的同学展现出进步的成绩时,班主任的第一反应是质疑,甚至会肯定地认为这是作弊了。给家长通个电话再拉到办公室质询一通,然后在课堂上怀着异样的眼光。这种害怕的心情可能也影响了我对数学的看法。对比之下,语文老师变得更加智慧起来,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的人都是一样的。至于英语老师,三年硬是见证了四个老师的轮流更替,有年轻照搬参考资料的,有年长分享生活经验的,有尽力教授方法的,有从音标开始抓的,总之体验成了英语最大的感受。而那些物理化学老师呢,有的是激情澎湃的,有的是资历颇深的,也有副业娱乐的。而政治老师恐怕是第一个站在眼前的谦谦君子。
到了高中,英语老师居然成为班主任。前两年的英文老师开始展现了成年人的游戏规则或者说是社会的活法,后来语文老师辩护说到“她就是长成那样的表情,也并没有多大的恶意”,是啊相从心生。最后一年的班主任换成了专带毕业班的高级教师,高级的人总是会投资最有发展价值的同学,当然会拉起那些拖后腿的人。在这三年语文老师要求写日记,每周都会收上去看,作为作业的日记本上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对日常现象的小思小感,谈不上什么隐私,反倒是能收获一些老师的视角。这一时期,还有陪伴三年的政治老师,带着小聪明与小得意像个大孩子。至于地理历史老师,谈不上有多大感受,天天在小房间里上课的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尖子生。忘了说,还有个奏得一手小提琴的数学老师,形象很像小头爸爸。
来到大学,经常去上课总能被大部分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当然,不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也看不出谁的专业能力有多少强。当然也要深受老师指导才知道,要不然什么毕业论文除了自己又会与谁有关呢?四年下来,印象最深的绝不能说是专门课或者说学院里的老师。反倒是是那些大课上的其他专业的老师印象最深。哲学老师在课堂上畅谈理想国,不幸的学校主管不理解哲学取消了这门课;天文学老师在宇宙论上专门为少数文科生讲解方程理论推演,物理学的研究让这门课划上句点;数学老师走下讲台在同学的草稿本上演算题目,划分学院后也告别了这门课;马克思主义老师在讲解中潸然泪下。
这些年,在学校真的遇到过很多老师。老师,似乎也在从一种尊敬的称呼变为一种象征意味浓厚的指称。这种谈不上是极坏的演变趋势,但似乎掺的水的多了,也成没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