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这个东西,我一向认为,只要不妨碍正常的社交与合作,它就是自由的!
一个再理性的人,他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候;正如再平和安静的人,他也有情绪激昂冲动的时候。
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母亲在情绪的道德要求,变成了什么“温柔”“和平”?当然,专家也没承认过一个“不”温柔“不”平和的人不适合当母亲——但话里话外告诉我们,母亲是轻声细语、温婉如玉的好!女性要当这样的母亲——WHAT?!
事轮不到自己头上,当然什么“高高挂起”的废话都说得出口。比如情绪这事儿!毕竟不是每个当娘的都能做到对情绪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一口老母的热血喷哪都是祸及无辜也实属平常!所以,情绪这事突然成了众矢之地,宛如家庭教育突然走向了宣扬“性子平和之人才能当好父母”的傻逼结论!
嘿嘿嘿……
坦白说,既然个性这东西是天生的,又可以顺着基因遗传,那获得什么性格就实属天命!情绪这事,说与性格有关,但更多的与遇到的事情有关——俗话说“兔子急眼了还咬人”,这老话不就是为平和之人的情绪暴发找的绝佳理由吗?
少拿“控制情绪”之名去消解情绪!
佛道之间,偏向道的原因是它承认情绪,绝对不会明明知道别人在乎而劝别人不在乎;明明知道别人放不下,却劝别人放下——我道的好处在于,老子那么宣扬“以柔克刚”,庄子依然愿意“鼓盆而歌”!温婉如水,依然没说什么需要消解正常人具备的情绪!死了老婆还唱歌!情绪有时就是如此个性化——你管得着吗?
情绪管理不是为了消解情绪而存在的!我发现现在某些专家和所谓的“理性”之人有点视情绪如猛虎啊!
小时候最讨厌别人说我——“你文静点!像个女孩子的样子!”女孩子和文静什么时候挂钩的?我怎么不知道?
长大了最讨厌别人说我——“你安静点,像个读书人的样子!”嗯,安静不是读书人的单一样子!读到精彩之处,或高呼,或拍案,或怒吼,或落泪,这样的读者作者才喜欢吧!至少作者知道有人与他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
当娘了最讨厌别人说我——“你沉稳点,像个当了娘的样子!”咦,我要是表情不丰富情绪不多样,我怎么告诉我儿子要做个懂得复杂情绪是人的天性,表情是人进行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父不益为了“沉稳”而天天在家摆出个“泰山”之颜面,噢对不起我说错了,那泰山尚有生机,青秀之中透有变幻之灵气。凡是在家好板脸的“山”是令人绝望的秃山。
让母亲控制情绪说是对什么家庭有利,特别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嗯,同意部分。但如果遇事没有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表现出来“正常人遇事会是一种情绪变化”,让孩子只会觉得“什么大事都不是大事,因为我没有在我父母的脸上看到任何情绪变化,所以我不用承担后果”!
孩子是在读取父母的表情与情绪之后判断自己闯下的祸到底有多严重的!你温柔似水、波澜不惊地对孩子进行闯祸后的理性说教?呃,祝你成功!
一个不信任何宗教的家庭,就别期待自己具备消解情绪的能力了——你没那本事的,因为你没有绝对的大爱信仰去消解世间的爱恨情仇!
如果语言能够完全实现理性,那么文字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口语表达(日常交流)必须充满情绪,好的情绪管理并不是宣扬让别人看不到你的情绪变化——商场又不是道场!玩什么佛口仁心?
文字存在的意义也不是为了消解情绪,而是在情绪抒发之余将之流淌在笔端,并使之升华!理性是思考的必需品,但思考必须拥有情绪!
最后谈谈为什么说思考必需有情绪——
(1)情绪可以让人知道你对某一件事的态度!别以为长篇大论进行分析就是态度了,情绪上的态度更加直接明确——时间就是效率的前题下,扯别的浪费时间!
(2)情绪可以让人知道你理解对方当时的难处!没有情绪的支撑,别人会以为他在和一个不懂共情为何物的和尚在交流——我无意冒犯佛家人,但如果倾诉之人真信佛就不会找你诉苦了是吧!
(3)情绪可以让人知道你是不是个生命!AI的时代下,不用情绪参与进思考的那叫人工智能,你未来是不是个真人,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去辨别呢?对,情绪!
(4)情绪可以让你思考得更舒坦!思考这件事需要行云流水,但哼,思考也需要矛盾冲突,情绪愿意在冲突之中生成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作家们爱描写思考中的矛盾情绪,因为这很正常。
我小的时候,男孩子喜欢“装酷”,现叫“面瘫”好点;现在好像男人也有这样的习惯,面无表情代表自己遇事沉稳、波澜不惊,随后将事情游刃有余地处理干净以证明自己老练——真是佩服!我只想问一句,你的情绪在哪里消解干净的?哪个受害者沦为你情绪下的悲惨对象的?
人的情绪抒发需要突破口,除了头顶佛光之人,我完全不相信人的情绪可以凭空消失。所以,青少年为什么好迷恋游戏或运动呢?因为现实中多数时候他们没地方舒缓情绪,找不到合适的渠道——
你在家庭中要求孩子的“成熟沉稳”,是在压抑他的正常人性!不找途径发泄情绪,他们会憋死!
所以,你可以在生活的折磨中去信佛是吧?消解情绪让自己为生计而变得麻木对吧?为了所谓彰显你母性的光辉压抑自己的正常情绪是吧?不顾人性的本真非要装个圣母或圣人是吧?非要当个“事不关己”的半调子专家到处宣扬“为人父母要心态平和”是吧?
你随便喽!我就看你们家孩子通过什么渠道发泄他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