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班主任告诉我,班上有个孩子入学成绩是20多分。可以想见他的语文成绩有多差。
第1堂语文课,我进行开学第一课,大家都认真的盯着我,表现尚好。
第2堂语文课是新课教学,一个孩子老在下面搞小动作:一根绳子可以玩半天;笔拆了又卸,卸了又装,也可以玩半天。当我将目光投向他时,他也迎上我的目光,毫无感觉。我想那个20多分的孩子应该就是他。我轻轻地走下讲台,走到他身边,把他玩的线和烂的笔收了,放一只好笔在他桌上,说:“乖乖,认真听讲哦!”我顺便瞟了一眼他的座牌,他叫祝清。
又一堂语文课,我冒着雨急匆匆的赶进教室,后门传来异样声音:“怎么又是语文课?”我怒火中烧。马上停止上课,当着全班同学问:“是谁在说?”有同学指着他,说:“唐祝清带的头。”我让他站起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答非所问:“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他们都附和了!”“好一个他们!好家伙,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非得好好跟这群‘狼孩子’好好交流不可。”我想。我停下课堂,向孩子们展示了上一届学生对我的思念,又向让他们叙述了自己为了备好一堂课,为了给孩子们深入浅出的讲好一堂课所付出的努力。最后我说:“喜不喜欢我是你的权利,喜不喜欢语文课也是你的权利。请大家回顾我们交往的一个周,以‘我喜不喜欢语文课’或‘我喜不喜欢语文老师’为话题’写一篇400字的小作文。”,点到即可,我又继续上语文课。
第二天的语义作业,收得出奇地快,出奇地整齐,很多同学作文字数都达到600字以上。他们在作文中倾诉了对我的喜爱,对语文课堂的向往之意,还表达了对我的歉意。沟通让我和学生走得更近,让他们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我!如果换做以前,我可能会大骂一顿,摔门而出气,耿耿于怀。面对学生的微言,要冷静沟通,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祝清也在作文中也表达对语文的喜爱之情,说自己是无心说了那样的话,现在想来特别后悔。我告诉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不会因为你起哄,就对你另眼相看,过了就算了,我会继续关注你,期待你的进步。”
第2周的语文课,祝清上课收敛了一点,但他还是不能做笔记。不知道是不能写字还是别的原因,课件上有字幕,它应该可以照着写下来的。上着上着,他坐不住了,就用笔戳旁边的同学。我看他在下面实在坐不住,就让他坐到我的讲台边,我上课的空余就指定地方指导他做笔记。他乖乖的上来了,但做笔记还是很困难。
疫情来袭,网课又来了。上网课之前,我单独加他家长微信,跟她妈妈聊天。我首先肯定了孩子的聪明劲儿,办事热情,对老师很尊敬。然后麻烦他妈妈多辅导他字词、古诗文默写等。有表扬为前提,他妈妈很高兴,也很感激老师对他的重视。
第二天一早,我惊喜的发现他在班级群最先发朗读视频。我马上点赞,并夸赞道:“朱清真棒,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从那以后,每天早晨,他都率先第一个发出朗读视频。笔记和作业也毫不落下(虽然作业有很大的抄袭痕迹)我跟班主任交流,我们共同的想法是今后让他晚上回家上自习,让妈妈陪着做,比他自己独立毫无目的地晚上闲耍好得多。
网课已经进行一周,本周祝清的表现不断进步,令人惊喜。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每个老师对每个孩子都重视有加,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加上家长的配合,每个孩子都会有改变的那一天。期待祝清网课回来后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