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电影带来的世界22
近来有许多关于李睿珺导演的影片《隐入尘烟》的信息,先是热评,高票房,后来下架,引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抛开政治,只谈电影艺术,或思想涵盖、人文触及等因素,《隐入尘烟》应该没有超过李睿珺导演的前期作品“故乡三部曲”,即2010年《老驴头》、2012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和2014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而其中又以《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为最佳。
简单来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视点聚焦在两个裕固族儿童身上,讲述了不太和睦的两兄弟走过漫长的一段西域之路,回家寻找父母的故事。
一、电影故事
在镇子里跟着爷爷上学的裕固族两兄弟阿迪克尔与巴特尔从小有隔阂,虽为亲兄弟,却彼此厌恶。原因是,弟弟降生时候,游牧的父母忙不过来,只能将哥哥送去爷爷家抚养,巴特尔因此对父母和弟弟心生怨恨。到了上学的年纪,弟弟阿迪克尔也被送来和哥哥一起念书,兄弟俩依然心存芥蒂。
暑假到了,因为忙着放牧和照顾病重的妻子,父亲没有按计划来接孩子们回家。这时候,爷爷又突然去世了,等不到父亲的两兄弟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踏上了回家之路。
两头骆驼,两个孩子,说走就走。
一路上,对哥哥默默忍受和付出的弟弟阿迪克尔,不愿与弟弟沟通却时有关心的哥哥巴特尔,骑着骆驼,缓慢前行…
因为爷爷说过“牧人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所以两个孩子就坚信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阿迪尔克从父亲那里听过,“回家一定要顺着河流走”,所以两兄弟根据爷爷和父亲的话,开始了长途跋涉。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把生存的技能教给了孩子,这也是传统游牧民族的显著特征。
天真可爱的阿迪克尔根据自己对家的认知,面对因为家庭原因而疏远自己的哥哥,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带着哥哥回家,回到那个他认为本应该属于他和哥哥的地方。
尽管弟弟在旅程中多次想要说服哥哥,但巴特尔并不理解,直到两人爆发冲突,分道扬镳。最后两兄弟神奇的在寺庙相见,老喇嘛认为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想让兄弟两人冰释前嫌,重新开始回家之旅。然而,兄弟情虽然有所修复,但家和水草之地,却依然难寻。
因为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是固定的,所以也寓意着家的虚无缥缈。家和水草是影片中的两大意象,家象征着母体,而水草一直没有真正出现过。
习惯游牧生活的弟弟阿迪克尔显然与生活在城镇中的哥哥巴特尔不同,在他心里,家就应该在水草丰茂、遥远而美丽的地方。把爷爷奶奶的相片带回家乡安放,他的心才得以安宁。“把灵魂和心带回草原,就是回家”,像极了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因为爷爷说过,“远离城镇的地方,水草才会长得丰茂”,所以在旅程中,虽然阿迪克尔没见到心中的水草之地,见到的是河流干涸、气候炎热、无边荒漠、家园破败,但与哥哥相比,他更为单纯和执着,只是想着,走下去,沿着骆驼找到的河,就能走回家。但当他看到河边的父亲,已经决定放弃牧民生活加入淘金队伍时,他的梦才醒来。梦想之后所要面对的现实,就是“无家”的状态。
影片结尾留了个伏笔,父子三人离开了淘金之地,继续前行。然而,前方还是那个水草丰盛的家吗?
二、电影触角
1.西域风情
镜头里的河西走廊,不管是沙化的土地,还是剥落的壁画,无人问津的破败村庄,疲惫的骆驼,结尾的大烟囱,孩子的背影,无不令人心酸。通过幼稚又早熟的儿童来展示的影像,显得更加残酷和悲伤。导演将文化的传承与消逝这一沉重主题放在儿童影片中,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传达透着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焦虑。
2.裕固族
裕固族是中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作为信仰藏传佛教的突厥后裔,他们曾经有过自己的国家。而现在仅存的1400多裕固族人,90%已经不会说自己民族的语言了。现代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入侵了裕固族赖以生存的草原,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成长环境的恶化,不断将裕固族人逼向远方。无法融入现代文明的人们只能不断搬迁,去寻找“水草丰茂”的新家园。
导演李睿珺说过,两个小兄弟其实还分别象征着东部裕固族和西部裕固族。虽然都是回鹘(huí hú)人的后裔,东、西裕固族互相之间语言却并不相通。一路由分到合的两兄弟,回家之旅的过程类比两族人的历史,或者导演希望的未来。
3.历史文化
回家,其实也是一场“寻根”之旅,兄弟俩回家的路就是丝绸之路,这正是裕固族的起源之地,也可以说是他们民族的根系所在。
影片的开始,在一个聚焦镜头下,墙壁上的壁画开始掉落,从君王到战争场面,再到骆驼骑士孤独的身影……这三幅交替出现的画面,就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同时画面上出现了对应的字幕,讲的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生活在河西走廊的裕固族,从9世纪的甘肃回鹘(huí hú)国到11世纪因战乱而散落在河西走廊地带;再到近日人口及新时期名字的更改,裕固族这一回鹘后裔的整个发展历史被放在大众眼前,最后壁画上的骆驼骑士也渐渐剥落……神奇的是他活了过来,成为了一个魁梧的现代裕固族人。
他骑着骆驼来到公路上,迎面驶来的大卡车与他形成强烈对比,就此影片的现代叙事也开始了。
伴随丝绸之路踏过惆怅的历史,回到生机绿地,那曾经的黄金牧场夏日塔拉。而那位现代的“骆驼骑士”就是这个裕固族家庭中的父亲——奥道吉尔。
他从草原深处的家中赶来,要去镇上看望父亲以及正在念书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影片中两个小主人公。历史上,回鹘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后裔裕固族中也有部分人保留了游牧传统,影片中的父亲奥道吉尔就是其中一位。对于他们来说,草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草原就是他们的文明,他们发展的根基。兄弟俩经过的洞窟和寺庙就是他们历史残存的证据。
影片中爷爷骑在骆驼上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谣:草原是我们的父亲,而草原上蜿蜒流淌的河流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曾经依靠水草丰茂的广阔草原建立起灿烂辉煌的文明。“河流传唱着,西至哈至祖先们的祝福。请保佑漂泊的孩子们啊,找到回家的路。父亲般的草原啊,母亲般的河流啊,绿色的草原啊,正在消失……”,与那首同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如出一辙。
4.环保与发展
从片头兄弟俩的爸爸与爷爷的对话,到片尾淘金的族人和大烟囱;从爷爷的井里打不出水,到寺庙的喇嘛们也相继离开去寻找“有水的地方”……,影片一直都在显示着,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之下,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变迁。孤独的白马,空旷的沙漠,路过的僧人,残垣断壁,遗弃的喇嘛庙,没落的石窟和褪去的壁画……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曾是真实存在的。
电影中的裕固族其实是整个人类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大浪之下,趋同变得愈发合情合理。在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同时,文化层面上的乡愁由之而来。
现代化发展与保护传统文化、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人们的智慧,和长期的努力。
以上种种,就算去过一两次西部,如非久居,都难以领略。这是电影带来的世界。祖国的大西北,莽莽无边,实在是大而厚重。
三、导演李睿珺
1.李睿珺
李睿珺,1983年出生于甘肃高台,2003年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原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
2007年,李睿珺独立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夏至》,该片获得第9届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最佳影片特别奖,并入围了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2010年,执导由马新春、张敏合作主演的剧情片《老驴头》,该片入围第13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大奖、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
2012年,执导改编自苏童同名小说的乡村片《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该片由马兴春、张敏合作主演,入围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法国文化部华语电影教材,李睿珺凭借该片获得巴西利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5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
2014年,自编自导由汤龙、郭嵩涛共同主演的剧情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该片获得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电影节大奖提名,李睿珺凭借该片获得第1届柏林华语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第18届北京影视春燕奖最佳新人奖。
2014年,与杜波、易小星、王大庆等联合执导亲子公益片《有一天》,该片由9个温暖励志的小故事组成,讲述了9个弱势儿童群体追梦的故事,获得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公益影片奖、第9届美国西雅图儿童电影节全球聚焦奖。
2017年,自编自导由杨子珊、尹昉合作主演的剧情片《路过未来》,该片获得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提名。
2022年7月8日,《隐入尘烟》首映,截至至9月12日,该片累计票房1.13亿元。
有人说李睿珺堪比当年的贾樟柯,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说他是新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之一应不为过。
在我看来,第六代导演的最大特点是拍摄独立电影。资深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无疑是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王全安等人,尽管他们中有些已不在一线拍片,有些慢慢地改变了风格。而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新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就比较多,万玛才旦、刘杰、李睿珺、张扬、王学博、松太加、德格娜、刁亦男,甘小二,还有纪录片导演王兵、徐童等等,不一而足,群星荟萃。
2.这部影片
李睿珺的这部《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比起其“故乡三部曲”的前两部有明显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立意上,在一些细节上也有所升级。当然了,这和投资人大有关系。
和上一部长片《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相比,《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在电影制作水平上的全面升级,让人看到了李睿珺导演的进步。
据说制作人方励看过粗剪之后,决定在后期为这部片追加投资,其中就包括为电影加分的音乐和文艺小片中难得一见的特效场景。
方励为这部电影特地找来了曾在《颐和园》和《观音山》中合作过的伊朗钢琴家、阿巴斯御用作曲家佩曼亚丹尼安。据李睿珺介绍,电影中所有的配乐其实都是由一段裕固族的摇篮曲演变而来,这首歌也和匈牙利的一首摇篮曲不谋而合。由土耳其奈伊笛、伊朗卡曼奇琴、亚美尼亚嘟嘟克笛这些异域乐器配合演奏出来的变奏反而深得其精髓,最后渲染出的孤独、苍凉的气氛简直让配乐已经好到“抢戏”的地步。
也许类似于剥落的壁画和荒漠重新变回草原的特效场景并没有什么新奇,但是对于曾经只用18万拍出《老驴头》,并且在拍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时就工业水准而言依然有很多遗憾的李睿珺来说,这一点小小的升级意义非凡。
李睿珺这次继续包办剪辑和美术,有了荒漠和丹霞地貌这些浓重的油彩作为颜料,曾经学过美术的他得以挥洒自如,也开始更加注重影像的视觉呈现。弟弟阿迪克尔牵着骆驼伫立在茫茫白雪般的盐碱地上,构图的美感不输于任何一幅名画。
两位小演员的表演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也体现了李睿珺在演员把控上的进步。演弟弟的汤龙曾经出演过李睿珺的前作《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开拍前,李睿珺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训练突厥语台词和骑骆驼,前前后后有两个月之久。因为在片中,两个孩子跟爷爷、父亲在一起的时候是说古突厥语,走在寻找父亲的回家路上讲的是甘肃方言。
所以在开拍前,李睿珺找来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把DV架在她的面前,所有的台词都翻译出来,用拼音的方式记下,然后让两个孩子死记硬背,当他们背会所有古突厥语的台词后再把曾经录的老人家的标准发音放电视机上放给他们看,让他们通过事先录好的视频去纠正发音和语调。片中所有的情节都像话剧一样先排一遍,两个孩子吃住在导演家,李睿珺指导他们学习语言和表演。
短视频简介(8分钟):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692757717_m18eeb60d50330169lv.html?sudaref=www.so.com&display=0&retcode=0?hasPlayedTime=4.691524
完整影片链接(102分钟):
https://www.xxc.la/play-50313-2-1/-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