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绝望,这两个词看似是对立的,绝望中不会有希望,而希望中也不可能有绝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对于鲁迅来说希望是什么?绝望是什么?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平常的我们常会觉得,希望代表着一切都有着生机,是道路一片通畅,没有阻拦。比如我们去评价一件事能否成功,当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可以成功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这件事有很大的希望。而绝望便代表着这件事情已经没有悬念的失败了,就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再比如我们觉得这件事情不可能成功,那么,我们经常会说,“我对这件事已经绝望了”。
而对于鲁迅来说,我们从鲁迅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在鲁迅的笔下,他塑造了杨二嫂和闰土。闰土和杨二嫂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在鲁迅年少时的故乡,闰土和杨二嫂都是有着活力,有着生机的。比如闰土,在闰土出场的时候,他写“深蓝色,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明月,下面是蓝色的一片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而在这样一个场景之下站着的就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是青春蓬勃向上的少年,这样的少年是充满着活力,他在专注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是少年的闰土。少年的闰土对于鲁迅文章中的少年的“我”,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闰土的心里就像有种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是那个美丽的故乡中,充满活力的闰土,这样的闰土是充满着希望的。还有杨二嫂,在杨二嫂年轻的时候,被称为豆腐西施,这就意味着杨二嫂非常好看,杨二嫂也就凭借着这样的容貌,是自己卖的豆腐,有了很好的生意,她就坐在豆腐店里,就是一帆风景,在那时也许她的一颦一笑,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这是年轻时的杨二嫂,这时的她也是富有希望的。
而成年后的闰土和中年的杨二嫂,成年的闰土已经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苦成了一个木偶人,他成了和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人一模一样的,辛苦麻木的生活着的中国人,他老实守本分,但是这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当时所有的生机。杨二嫂也成了鲁迅笔下的圆规,在杨二嫂老了之后,美貌不复存在,她因美貌而好的买卖也越来越差,而她便因为这样的生活而作恶,杨二嫂会去鄙夷别人的好,她会去顺走别人的东西,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这也就成为了她的人品,这也是在那个时代下,的另一类中国人就是杨二嫂这一类过着辛苦恣睢的生活的中国人。这是那个时代下的两种中国人,还有一种其实就是鲁迅笔下的“我”,这样的“我”是觉醒的,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觉醒,他是悲哀的,这样的人在努力寻找着自己没有找到并且难以找到的道路,每天辛苦辗转的生活着,而这其实就是鲁迅。
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对于这时候的鲁迅来说,他寄希望于“我”,也就是那些知道真相的中国人,他们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他们在努力反抗,努力寻找一条可以打破当下中国封建社会的路,他们在呐喊。这样的呐喊是一声一声的,每一声却是十分微小的,是难以听见的,甚至是听不见,而这也就是鲁迅当时的情景。这时的鲁迅有希望吗?这样的希望,比闰土要香炉和炉台去求神拜佛的希望还要小,希望对于鲁迅来说,他也许根本就看不见,已经远到无法看见,非常渺茫,而这样的希望便是绝望。对于这时的鲁迅来说,他根本找不到一条路,没有找到一条路的希望也走不到路的尽头,去打破那个封建社会去挽救那时的中国人,那为什么最后又说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呢?其实这也就是他在最绝望时的一丝希望,是一片空白中的一点点颜色,是他用自己的力量去呐喊的声音,那是他一丝的希望。
我们经常会说,鲁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但同时,他有着最冷的面,却又有着最炙热的心,他知道真相,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说,他在呐喊,他有着悲悯,也就是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当下的社会的无力。鲁迅在留学的时候说,当下的中国人是得病了,但是当下的中国人得的病并不是几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就可以治好的病,而是精神上的病,是心病,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弃医从文。因为物理上的医是无法治好当下的中国人拥有的封建思想的心病的,对于他来说还要呐喊,用笔呐喊。这也就是鲁迅,他拥有着宏大的精神人格,他确实是绝望的,但是他也有着一丝的希望,而这一丝的希望便是他自己,他自己的呐喊,他用他的笔用呐喊,用一个个前仆后继,像他一样挺励志的中国人的血肉,组成一丝希望,这希望也许就是路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