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爸了,从打饭时到现在。但鉴于我妈看到后会打电话醋意大发的“质问”我,这里捎带着我妈。恩,我想我爸和我妈了。
当然,这里还是要说我为什么想我爸了,是想我爸对我的教导了。我爸对我的教导是厚重的,不是掷地有声的,而是轻柔的,娓娓道来的,但效果却出奇的好,入我耳,进我心,扎根在意识层面,并能付诸于实践。这点很不同于我妈“萦绕在耳边”式的教导。(当然,我妈的教导也很棒――于妈专看)
或许“一个人的做人处事反映了父亲的教养”这句话就是作者不断总结得出的真理。
举个例子吧,高三备考后期,晚自习时下了场小雪,所以很多家长都选择了开车接我们回家(凡是下雨下雪的天气校门外总会被各种车辆挤满),我爸当然也不例外。我下晚自习后和小伙伴嬉笑打闹的出来,又聊了好久的天,一边聊一边走,走到了我们家车后,我爸推开车门出来接我时,与一辆正在加速的自行车撞上了。骑车的也是一个高三学生,可能由于心虚,爬起来看看自己没事就骑车走了。当然,我爸也没事,有事的是我们家的车,主驾驶旁边的车门合不上了。
我过去确认我爸没事后问“你怎么不拉住他呀”,我爸说“你们都是高三,他要是撞伤了,耽误了学习,可能就不是一个车门的事了”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希望他以后能得饶人处且饶人就行”。
让我想我爸的就是这句话,上午下课后往往将近12点,是餐厅人流最大的时候,师傅都巴不得有三头六臂帮我们打饭,在我前面的女孩因为师傅打错饭而吹胡子瞪眼,我不对她的行为做出评价,只是觉得最基本上的,一个人走出门的面貌,反应了一个家庭的教养。自觉我还是家教不错的,但和遥遥吃饭时依然自觉不如,吃完饭把鸡蛋皮等垃圾随手扫进餐盘里丢掉,我还是没有做到。
我记性不好,忘记了很多事,但是我爸对我的教导,从小到大,一字一句,印在心底,从未忘记。
下面,拿出我爸的金句与大家共勉!“你能做到这三点我就很满意了――快乐,向上,向善”“该放手时需放手,略施恩处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