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老师绩效排名,教学成绩占70%。这极大的刺激了老师的积极性,拼时间,拼才智,全力以赴抓学生促成绩。
这排的不是数字,是老师的脸面,是老师的钱。排在前面的老师在乎钱,排在后面的老师更在乎名声。有些教了大半辈子的老教师,每次排名都垫底,再加上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男教师尚可,有些女教师又近或已是更年期,这无疑给有些老师的抑郁加了一个砝码!在其他学校尚可,大部分年近五十已过五十的老师都不在教学一线了,偏偏在这个教师平均年龄48岁而切逐年增长的靠近城里的乡镇学校不是这样的,老教师正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校长说,全国都这样,老龄化问题。成绩一排名,爱脸面的老师脸上便挂不住了,暑假寒假的检讨自己,深深自责。新学期铆足了劲儿,管理教育学生,老教师这样,年轻教师就不用说了,新老教师一起,严格落实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落实了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极大的压榨出了学生的潜力!
学校还巧妙地落实了国家政策。许多老师觉得晋级无望时,国家教育政策倾向于农村教师,老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虽有晋级名额,但名额有限,谁先晋级呢,学校排名便发挥了极大作用!学校校委会立刻建议拉大绩效分值,拉开教师之间的距离。用教学成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