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好》:
时间线和文章结构新颖,用七天写尽一生,用一个人引出一群人。
人设是地地道道山东农村人,但我真的不相信21世纪的底层农民是这样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有阿Q的自我麻痹,又比阿Q更鄙俗丑陋,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勤劳、节俭、不坑不骗;屡次低头妥协也只是为了生存;话多讨嫌且虚荣,是教育和环境使然。
杨美容说王能好的一段话,恰巧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稻盛和夫的观点。
其实,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否脱离野蛮走向文明、摒弃虚荣开始自制、克服惰性努力奋斗…每个人的践行程度不同,也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而为什么会出现“践行程度不同”呢?受教育程度和生存环境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