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为只有职场才是逼自己不断成长的地方,所以离开职场,我一度懊恼和焦虑。然而,回首相望,在职场不曾磨砺出来的心智,在陪伴孩子的两三年里,日渐成熟。原来,陪伴孩子,其实是一场自我修行。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逼自己不断成长。
01
在职场上,面对讨厌的人和事或者工作,我们兴许还能任性一把:大不了跳槽!
可是,当了妈以后,我们再也无法因为育儿琐事而厌烦,更不可能因为陪伴孩子成长艰辛而退却。所以说,母亲是一份永远无法跳槽的职业并且没有试用期。
自从当了妈以后,
我的浮躁一点点被压制。从屎尿奶、半夜哭闹的小肉坨坨熬到每天十万个为什么,一刻也离不开的跟屁虫……我的脾气全磨没了。
自从当了妈以后,
我的懒惰一天天在消减。新手妈妈期间,毫无经验,每天查阅各种资料,登录各类育儿论坛。哺乳期,从早到晚琢磨自己吃啥能下更优质的奶;辅食期,从早到晚琢磨娃吃啥更有利于消化吸收。原以为,孩子某天能自理了,我就可以喘口气。可是……
自从当了妈以后,
我的骄傲一天天在褪去。以前以为自己还不错,不是能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至少还能拿得出手。现在,随着娃一天天长大,我才发现自己囊中羞涩,兜里揣得这点知识都不够应付娃的十万个为什么。无论是乐器还是英语,手工还是美术,我明显无力追上娃的需求了。
没有孩子以前,下了班,我还能蹭会儿电视,追个剧。周末乐享二人世界,逛街看电影,毫无压力。现在,吃饭睡觉都觉得是浪费时间,每天除了给娃设计学习路线,还要抓紧时间自我成长。我们的书一摞一摞的,哪怕上个厕所,都不想放弃恶补的机会。
在职场,面对金钱的诱惑,都没能把自己的生活提上如此高速运行的轨道。为什么当妈的这两三年,我却甘于在高压下逼自己成长?
台湾作家汪培珽在《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一书中讲到:孩子是来帮助父母成长的!
02
曾有妈妈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难带?吃饭的时候非要看电视,每天抱着手机不撒手。
后来仔细了解,才发现,原来孩子家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类似的毛病。爸爸吃饭的时候,时不时刷刷手机,奶奶吃饭的时候抱着碗去看电视,妈妈陪孩子玩的时候,找到空就低头看看手机。
所以,孩子不过是一个天生的模仿者,你在做,他在看。父母都不正儿八经吃饭,如何要求孩子坐在餐桌旁边认认真真吃饭?父母成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凭什么要求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曾经当我晚睡晚起的时候,儿子跟我作息规律也是一样的。一日三餐的生物钟都被搞乱了,并且睡眠很不规律,中午不睡觉,晚上到点就哭闹,无论如何不肯睡。孩子生活习惯不好,就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
后来,我严格规划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可能早睡,并且一定早起,如果不得已晚睡,一定先哄睡儿子再说。一日三餐也不再拖延,并且无论多忙,饭桌上一定正儿八经地吃饭。这样坚持了三天而已,儿子的习惯就扳正过来了。
当儿子因为吃饭和睡觉哭闹的时候,我很恼火,但是我没资格教训他,因为最该受教的人应该是我自己,是我在时间管理上出了严重的差错,也是我没有严格自律。
M•斯科特•派克曾经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写道:“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娃好带。因为,每一个省心的娃背后,都有一对自律的父母。自律也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步。
03
有一位父亲在家长会上愤愤抱怨,每年给孩子买书的钱就上万了,再加上各种兴趣班,课外辅导班,不知砸进去多少钱,就是看不到一点长进。
老师问:你们在家陪孩子看书吗?
这位父亲不再说话了。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父母:
一年花上万为孩子买进口绘本,却从来不花十几元为自己买一本书。
要求孩子看书学英语,自己却在一旁一刻不停地刷手机。
给孩子报班跳舞弹琴学书法,自己却没有一样能够坚持下去的兴趣爱好。
杨澜曾说过: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那些放弃了自我成长的父母,一味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收效微乎其微,却不知道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需要的不再是你每天追在后面问他吃什么穿什么,而是能够和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思想碰撞,能够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你的些许鼓励和解惑。
当孩子看到你享受工作,享受读书的积极人生态度,就一定会从父母身上找寻到正确的人生姿态。只有能够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父母,才有资格指导孩子的人生。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后,都有一对努力上进的父母。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过: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谨以此文,对个人成长和育儿路做一个小结和回顾,以督促自己更好地努力。我的公号就是我自己的打卡平台。欢迎大家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