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东北,如果有人在你挨欺负时,挺身而出,绝不含糊地护你周全,我们管这儿叫“护犊子”。
那么,你遇见那个“护”你的人了吗?
如果,遇见了,我想说,你一定要用余生去好好善待她。如果,没遇见,也别灰心,既然我们遇不到为我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那我们就努力成为他,就好啦!
我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姑娘,有着东北人特有的豪情与潇洒。
有时,我也会做做白日梦啥的,总觉得,如果我哪天穿越到古代,那必定是一个“打抱不平的女侠”。
有时,我也特想双手合十地去感谢上天。我想可能他知道我身体孱弱,却又有一颗“忍者神龟”的好战之心吧!所以才会特意指派这样一个能护我周全的人,下了凡,来到我身边。
回首之前的蹉跎时光,印象最深的,就属我这“炸药包”脾气啦!有时,点火就着的脾气一上来,确实还真有些令人尴尬。
但这才是正宗的东北人啊!在东北,有一句话是“输了什么,都不能输了气势”,这句话你还别说,还真忒有道理哒!
父母常告诫我,你那小体格子,在外面就别总“咋八”(咋咋唬唬)啦!如果,哪天让人打了,你就彻底杵(干瞪眼,没办法)啦!
我也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还有一句话叫“无风不起浪”啊!嗷嗷大的风刮来了,那浪还能平静吗?
我也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你都让人逼到墙根底下啦,你想退一步,可你又能退到哪儿去啊?
你总不能对欺负你的人说,亲,请你稍等一下,等我把墙刨个洞,等我钻过去再说吧?
网上常说东北人是“能动手决定不会吵吵”的主。如果,这句话真属实。那么,好吧!我只能承认我算是半拉(个)东北人吧!
因为,我虽然总和别人打架。但我却从没有动过一次手,只有清一色的怒吼。
如果,你好奇地问我,为啥不动手啊?我会很诚实地回答你,如果我能打过她们,我至于要枉费这么多唇舌吗?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约好去逛街。我们正悠哉悠哉地在一条窄道上横逛。这条路原本是一条步行街。但后来,有不少私家车跑到这儿,来和行人们抢地盘。
“哎呀!”走在路外侧的姐姐一个趔趄,好悬没摔倒。
“你这人会不会开车啊?干往身上怼(撞)奥?”因为是步行街,这条街道上又都是行人,行驶中的私家车只能成一单排,跟在行人身后,像乌龟一样向前行驶。
“谁叫你走这么慢啦!”从白色私家车的车窗里探出一个中年大叔的脑袋。
这个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的大叔还真挺狂妄啊!
“撞哪了?有事没?”我一把拽过姐姐,弯腰仔细检查她被车刮到的地方。
“没事儿,他开得慢。”姐姐哈腰,用手拍了拍被撞的地方。
一股无名火,腾的一下,涌上了我的小脑门。光天化日之下,撞人还撞出理来了,是吧?
我快走几步,照着这辆车,就是一脚。然后,不解气,又“哐哐哐哐”地补上好几脚。
“哐当”一声,车里的大叔,摔车门,下车,一脸怒气地直奔我来了。
“你有病奥?你踹我车干嘛?”
“你说干嘛?你撞人还撞出理来了,是不?”啊!你个高,你是老爷们,姐就怕你吗?我心想。
“撞你咋滴?谁叫你走那么慢啦!”不讲理的老爷们有时还真赶不上一个好娘们呢!
“不咋滴,你撞我,我就踢你车,爱咋咋滴!”我双手掐腰,姐不是软柿子,你想捏就捏一把。
“我打你一顿好奥?”大叔抬起右臂,准备抡我。
“你挺厉害啊!撞了人,不赔礼不说,还想打人啊!”我声音高了八个音阶,吸引了不少过路人。
大家看这个嚣张男人,欺负一个瘦弱小姑娘,站在我们身旁,对他是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这时,坐在车里副驾驶的女伴觉得大庭广众之下,让人围观,没有面子,有些坐不住了。
“你快回车里吧!”她探出头,招呼不讲理的中年大叔。
“你说你,找个这样的老爷们儿,丢不丢脸啊?”我看到副驾驶的漂亮女人,真心地为她感到不值。
大叔见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怕被唾沫星子淹没,合计自己也沾不了啥香了,耷拉个脑袋,回到了车上。
最后,这场战役,两字,完胜。
还有一次,我和姐姐去沈阳学习。临行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外面人生地不熟,你们俩出门可别惹事奥?到时吃苦的准是你俩。
我连声回答,好,好,好。
到了沈阳,我们路过一家水果超市。姐姐说,进去看看吧!我说,好。
去外地,容易上火,上火就容易便秘。姐姐说想买一串香蕉,通通肠道。
超市货架上有两种不同价格的香蕉。如果不看价格,单看外表,看不出来啥。
姐姐问,这两种香蕉差啥?店家答,差产地。姐姐又问,不存在烂心子(香蕉心里变黑)呗?店家答,我家没有烂心子的香蕉。
姐姐拎起一串香蕉,上了秤。我转悠一圈,没有想吃的,走到外面,买了一斤毛嗑,嗑了起来。
“这买个香蕉,咋这么慢啊!”我站在外面,嗑着毛嗑,心里直犯嘟囔。
“你说不能烂心子,这是啥?”姐姐拿着咬过一口,里面都是黑心的香蕉说。
“谁让你拿便宜的?”店家说。
“我问你时,你说的是品种不同,你说你家没有烂心子的香蕉。你要告诉我2.5的烂心子,我能不买3元的?”
一阵熟悉的声音夹杂着陌生的声音,传进了我耳朵。不好,准是又打起来了。我大步流星,几步就走进了水果超市。
超市老板娘比姐姐高出一个头,站在姐姐对面,用右手食指,边说话边对姐姐指指点点。
我这个人,今生特烦两件事儿。一是指指点点,二是张口骂妈。
恰巧,水果超市的老板娘,这两样全占啦!我走到她跟前,伸出右手推她。她后退,我再退她,最后,把她推到墙根底下。
当时,我也挺诧异,我这干吧(瘦弱)体格,哪来的一股子力气啊?
“打人啦!”老板娘大喊一声,店里的营业员放下手中的活,一溜烟的功夫就把我围得水泄不通。
不行,她们人多势众。好汉不吃眼前亏。虽然,当时我被热血冲昏了头脑,但是,我的理性却还始终占领着头顶的最高地的。
“姐,打110,报警。”我伸长脖子,朝站在门口的姐姐大喊。
一听我要报警,刚才冲过来的一个男营业员,收回了想替他家老板娘报仇的大黑手。
这不是仗着人多欺负人吗?姐还能让你们欺负啦?我这气出不去,憋屈啊!
我拎着毛嗑走出水果超市。越想越生气,毛嗑也是他家卖的啊!我把手里的毛嗑,“啪”的一声摔在了秤上。
“给我退了!”我感觉热血在脑袋里不停涌动。
“给她退了。”老板娘也走出水果超市,对卖毛嗑的店员说。
十分钟后,警察来了。
“刚才谁报的警?”
“我。”姐姐拎着一袋烂了心子的香蕉说。
“咋回事儿?”
“买香蕉,问她,能不能烂心子,她说她家没有烂心子的香蕉。我买完,当场一吃,烂心子了。她不承认错误,还骂人,她们还想动手打人。”我姐指了指我。
还没等警察说话,我就冲了上去。
“警察叔叔,你们这省城人民,就是这么欺负我们外地人的吗?就算今天我们倒霉,没遇到啥良民。但我相信,您总应该会站在公正的立场吧?”我噼里啪啦地将满肚子的委屈,一股脑地倒了出去。
“你们怎么回事?香蕉烂心子了,给人退了不就完了?”警察看着刚才嚣张,现在却蔫吧(萎靡不振)的老板娘,满眼严厉地责问。
“是,警察同志,我今天发烧了,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这就给她们退了。”我看着比我没胖哪去的老板娘,想到原来是她生病了,才被我推着靠了墙根,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悯。
最后,警察叔叔帮忙化解了这场争斗。事后,姐姐表扬我,还算理智。我们一致认为,这么干仗“没毛病”。
现在想想,还真是一对又可笑,又让人无语的奇葩“姐妹花”啊!
有谁打完仗,还能做个总结的?还总结战略战术“没毛病”的,还挺可行的?我觉得我们俩完全可以写一本现代版的《孙子兵法》了。
有一段时间,我和姐姐是出门必打仗。那段时间,我也是满脑瓜子的疑惑,常常在想,我这么一个“知书达理”之人,放在古代,不说是深闺中的大家闺秀,也算半拉(个)文人骚客吧?咋就一和她出门,就成了一个俗不可耐的“一介莽夫”了呢?
后来,我又绞尽脑汁地做了一次更深层次的分析。结果浮出了水面,每次的大动干戈,不都因为她那大嗓门子啊?
亲们,你们可能有所不知。在东北,如果,你这个人说话很冲,很大声。那么,你肯定是容易挨揍的啊!
那段时间,我和姐姐总喜欢去吃米线。我们去的那家米线店,常常是高朋满座,每次去都要排队等候。
终于等到位置了。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姐姐坐在过道的外侧,我和她并排,坐在她右手边,我的右手边是一面墙。
米线上来了,我们低头吃着石锅里的米线。
在姐姐的左手边,坐着一位年轻宝妈,她身边是一个4岁左右大的小女孩,穿着一件碎花棉布裙,扎着一对小羊角辫。
年轻宝妈对面坐着一位虎背熊腰的中年胖女人。
这时,米线店的服务员手端米线,忙于穿梭在各个座位之间。这个4岁的小孩子很是顽皮,吃完饭,在桌边玩耍。她一把将掉在桌子上的鱼丸,划拉到了地上。
你说巧不巧。正好路过一个服务员,一脚将这个鱼丸踢了出去。鱼丸不偏不倚,直接和我姐的小腿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我姐低头,用手擦了一下被鱼丸“亲”过的小腿。抬头时,与那座人肉大山四目相对。
“哎,你这服务员,走路咋不看着点尼?还有你,你啥眼神?”稳如泰山的中年胖女人像一个坐在宝座上,高高在上的女王,说完服务员,又把矛头指向了我姐。
“我啥眼神?那鱼丸要不是你家孩子,能踢到我腿上吗?”姐姐放下手中一对筷子。
“妈,你少说几句。”姐姐左手边的年轻宝妈,转身对姐姐说:“孩子小顽皮,不好意思哈!”
还没等姐姐说话。那个胖女王又开始发号起了适令。
“你说孩子干啥?你挺大的人了,你和孩子叫劲啥……”胖女王对我姐劈头盖脸地一顿说教。
米线店里胖女人的中低音和姐姐的女高音,此起彼伏。年轻女子开始还左右逢源地劝,后来也加入了战斗。
我依然像没事儿人一样,坐在姐姐右手边,慢悠悠地吃着米线。这点小插曲,都是小意思,姐姐一人就能搞定。还不需要我出马。
说话声,由慢转快,年轻宝妈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姐姐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年轻宝妈伸出右手食指,在姐姐脸前点来点去。
火一下涌到了我的头顶。我“嗖”的一声,站起身。伸出右手一巴掌就把那根指指点点的食指拍了下去。
“打人啦!”一直坐如钟的胖女王扯着本就不小的大嗓门喊了起来。
紧接着,从不远处冲过来两个男人,一个年龄和年轻宝妈差不多,一个年龄和胖女王差不多。
哎我去了,打上群架了。今天可真是撞枪口上了,看这架势,应该是一家人啊!
年轻女子的父亲抡起铁板凳就砸我。还没等我躲闪。姐姐一把将我拉到身后,用她那血肉之躯,为我“砌”起了一道人墙。
时隔今日,我都觉得,姐姐在那一瞬间,表现出来的英勇劲,丝毫不输于我最敬爱的烈士,那个用身躯去堵枪眼的黄继光啊!
后来,米线店后厨人员像一群马蜂一样冲了过来,有人抱住抡凳子的中年男人,有人抢下他手里的家伙什(铁凳子),其余一些人,在我们和两个愤怒的男人之间,“砌”起了一道人墙。
最后,这场战役,我们虚惊一场。两个男人冷静下来后,也感觉自己是防卫过当了。
当时,我真是贼啦委屈。我打你女儿了吗?你就要用铁板凳抡我。这要是真被抡上了,我得多屈呀!
离开前,我送给中年大叔一句话:“你活这么大,真是白活啦!我比你女儿都小,你就狠心对我下死手啊?”
大叔一句话不说,我和姐姐像两只气鼓鼓的大青蛙,一前一后,摔门而去。
现在回想,东北人的脾气确实是有些暴躁。不然,怎么会总干架呢?
现在的我们,脱去了当年的稚嫩。但是相信,如果遇到类似事件,我们还会“绝不含糊”。
老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这句话,确实一点不假。
时至今日,我都会时常想起姐姐挡在我身前的那一霎那。虽然,平时我们俩意见不和,争吵不断。但是想想,我们确实做到了“护彼此周全”。
最后, 我想对你说,余生如若遇见这样待你的人,请一定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