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诡谭》第三十四篇 叫魂

更多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公众号:守柔文学社


叫魂者,乡之巫术也。人有病急,则谓之魂失,辄用之。乃使疾者卧于室,令近人立门前,又使一提灯笼,一携笤箕,至于通衢,焚香纸钱。又斩鸡头,诵经咒,使魂有知。咒毕即反,遗鸡于此,人不可食,以祭鬼神焉。

提灯者前行,口呼失魂者名曰:“某某速来归!” 持笤箕者在后,做扫揽状,意收魂归,且应答曰:“归来矣!”及近家,门上人若闻,亦当应之曰:“归来。”

及入室,则持香并笤,诵安魂咒。于失魂者周身缭绕之,此乃将叫归之魂送还其身。咒讫则祭香于灶王前,法事方毕。

家父尝有疾,嗜睡终日而精神萎靡,且体衰无力,怪梦不止,如此者二载。初疑为瘟病,后察非是。余姊乃倩邻姑为父叫魂,虽不复梦,而体终弱也。

后经乡医王公妙手,父疾乃瘥,曰此过劳之症,肌损至于神疲者也,无关魂魄。当是时,余家造新室,长子谋生于外,小儿幼弱于内。挈妇将雏, 叩石垦壤,如此者数月,诸事操劳唯赖父一人而已。过劳之说,可见非虚。

又,余姑年四十余而失聪,尝叫魂而靡效,医药亦不可疗,至今尚聩聩矣!由是观之,叫魂之者,但安人心而已,胡可代医药而行之天下耶!

《说文》曰:“魂,阳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以此推知,阳气丧则魂为之失,乃寿折体伤;阳气盛则魂为之旺,则寿长体康。

南川子曰:“阳气者,其源有二:一者受之父母,此先天之馈也;二者汲于谷水,此后天之摄也。若病伤、动气、耽淫、忧思,皆可丧气也。是故寡欲清心,无为少做,此其为养气之本欤?然世态繁华,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红尘未曾绝纷扰,青楼何尝断喧哗。温柔乡里多豪客,修身路上少行人。慎独者固寥寥,而自爱者又几何哉?至于贫寒之者,举动艰难,劬劳无休。王命一出,役徭万计。以命博衣食,以死挽耻格。如是者,则人何寿且康耶?一言蔽之,心不足耳!”

丁酉正月十一于帝都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