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交时代,这该死的焦虑?
1.
抖音最近火了一个这样的文案:
我认识一个男孩(女孩),Ta让我明白,洗澡只需要两分钟,吃饭只需要30秒。
骚客看完之后满脑子的问号,这哪是在寻找亲密关系,这明明是月子中心的广告文案!
只要婴儿一哭,月嫂就要在30秒内到达战场,马上进行全方位的安抚。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是完全在曲解,这句话表达的是找到对的人他能把你当做最珍贵的存在。
但是无论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它背后都反映着人们需要通过消耗对方的关注从而填补自我意识空白。
爱不爱一个人,需要用信息回复的速度来体现?
换句话说,在很多人心中,只要向对方发一句:你在干嘛呢。对方就需要马上放下手头中的一切来回复你,这样的关系就是爱吗,满足这样的需求就是合适吗?
你不及时回复,你就是不爱我;
你不回复我却发了朋友圈,天啊!我要和你分手,我很高贵,我这样的爱情你不配。
2.
抖音、微信、微博、探探、映客……
科技的发展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轻而易举的便得以连接。
在微博关注一个博主,在B站追剧式一样的观看up主的vlog。在映客看网红直播一直到凌晨,在探探上和一个陌生的人说晚安。
是否这里也有你的习惯?
社交网络太便利了,它便利得吓人。
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一封信可能需要经过5个省,上百公里,几十个邮差,最后交到对方的手上。(虽然最后有的人和邮差结了婚)
而现在只需要零点几秒,就可能和网络上任何一个人建立连接。人们已经厌恶等待,在互联网上不断挖掘填补生活世界。
在互联网这种科技下,我们不需要花费成本就可以在不付出真正的感情下体验到被关心和陪伴的错觉。
我们自己以为运用互联网,就可以舒适自在的控制这种快乐和生活。但我们真正的生活却囚禁在口袋里的手机当中。当我们放下手机,哪怕与自己独处一个小时,那种连接的被剥夺的不确定的不安感悠然而生,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下的年轻人看似拥有大千世界的一切娱乐信息,但实质却是孤独而又焦虑的。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时,往往是焦虑爆发的开始,我们又会去通过快速的与他人建立连接而缓解情绪。
3.
在这种状态下,爱情往往成为了面对孤独的解决“灵药”。
但这更像是另一种症状,而不是真正的治愈。
这样的亲密关系下,只是试图将关注度快速的转移给另一个人,从而尝试另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有一个朋友,在面对糟糕的恋情的时候,明知道这个男孩不适合她但她却依旧选择和他在一起。有一次她失恋到崩溃,我们问她,为什么你明知道你们的感情不应该继续下去,然而还是选择不分开。
她大哭的喊道:没有别人了,我碰不到下一个人了,我能说我太孤单了吗!
巨婴式恋爱、月嫂式交流;没有独立人格下的亲密关系,恋爱不是灵药,是欲盖弥彰的创口贴。
4.
为何在信息与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人们会如此感到孤独和不能自处呢?
当与外界连接的越多,我们就越把自己隔绝起来,我们甚至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情绪从何起,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电影《一代宗师》中说:必先看见自己,才能行过千里万里,看懂人悲人喜。
当我们多拿些出时间来与自己独处,我们就不再会将注意力和情感寄托托付在别人身上。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5.
骚客你现在是如何自处的?
写到这里,我要很遗憾的说,骚客这几天正深陷在互联网上,并且倍感焦虑。
骚客除去工作时间外,几乎都在独处;
我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每年至少到电影院看50部电影以上。
一个人搬过家,一个人的ktv,一个人也拿过相机独自去过海岛。
我深刻地了解着自己,并且不断的尝试与自己的缺点和解。
可是我最近依旧陷入了焦虑。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和🐭(我的好朋友)语音聊天,她当时正在和我说留学中的各种艰辛,为了毕业而造成的各种烦恼。
我一边听一边抠着鼻子,就是这个我从小就能熟练操作的动作,让我瞬时全身感受到了焦虑。(空间狭小,无法准确快速获取从而引起焦虑)
是的,我现在已经尽量控制不抠鼻子了🤷♀️。
发现这个状况后,我找到了焦虑的来源。因为我已经辞职了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里来,我与社会断开了连接——焦虑萌芽。
虽然我给自己安排了很多日常工作内容,比如写公众号,剪辑vlog,每天看100页的互联网专业书籍并做相应笔记。但是完成的质量依旧大打折扣,我只有外出去咖啡厅才能保证进度不过度延缓。
其余的时间我便一直泡在互联网上,看综艺,看电影,玩社交软件,就连洗澡都要打开网易云播放音乐——焦虑开始。
当断开社交连接后,我开始慌张不安——焦虑爆发。
6.
解决办法是什么:
减少互联网使用时间,多和朋友家人面对面交流,多拥抱自然,多思考,专注一件事情并且完成它(我的方法是写公众号)。
如果你做不到减少网上冲浪的时间,我建议你打开iphone设置,设置一个屏幕使用时间(建议一个小时),屏幕使用时间一到,所有手机软件就无法继续使用了。
当我们学会不依赖手机,不对手机的未读消息敏感的时候,自我意识便会重新恢复,注意力也会变得更加集中。
骚客说
骚客知道,本文内容不太讨喜,不是奶嘴文章。
但是身为“丧体青年”,你应该知道没有人,你也不喜欢有人抱着安抚你,所以丧要丧的有骨气,自己学会治愈自己。
本文灵感及部分理论基础来源于
社会心理学家Sherry Turkle的TED演讲
并在此致敬这些可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