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幸福的终极秘诀就是懂得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不管人还是物。
如果女人, 不为自己做什么, 不为自己找乐趣,不尝试改变, 只是责怪有东西阻止她的快乐, 那么,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女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舍弃不适合自己的,人和物都是一样,一个能真正读懂自己需要的女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她们懂得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重要
女友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清楚的知道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吗?”
那时,我答:“可以赚很多钱,给家人好的生活。”
女友接着问:“好生活是什么样?赚多少钱?”
我一下有些懵,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女友问我才开始想,最后我磕磕巴巴又很没底气的说:“额……恩……最起码要月入过万吧,我可以给自己和家人都买贵一点的东西。”
女友说:“其实你根本没想好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吧?所以才说得这么模糊。我希望我能在30岁以前,练出马甲线,还有啊,看到喜欢的人,我一定会主动去追。”
坦白说,我真的被她镇住了,我好像都能看到那样的她金光闪闪的站在我面前,这就是她当时能想出来好生活的模样。
几年后,她真的做到了。她不止有马甲线,有房有车,还有儿有女,真是人生大赢家。30岁生日宴那天,她穿了一条maje的黑色蕾丝连衣裙,皮肤细腻光滑,今时今日她已经是一个非常知性的女人了。
我挽着她的手感慨道:“你比你‘想象中的自己’还要好。”
女友笑说:“因为很早就清楚的知道我要什么,我现在还能再勾画一幅自己未来的画像。”
女友说得没错,认识自己,是一辈子最大的修行。
现在的人总是忙于学习社交技巧、识人技巧,却几乎从未与自己有过一次真正的对话。
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想变好,却不知道要好成什么样;很多人只知道想拥有一份体面又喜欢的工作,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哪怕是选一款护肤品,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肤质,穿衣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风格让自己更高级。
归根结底,都是对自己太不了解了,一个连自己都忽视的人,又怎么能过好这一生呢。
只有那些会选衣服会选人的女人,才能被幸福轻松的认出。
因为她们一直知道自己的软肋和短板在哪里,就会尽量不让自己暴露在容易被人攻击的环境中,她们很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就会更有信心朝着自己笃定的方向走去,更重要的是,当她们感到纠结感到困惑的时候,也能很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不断地自我损耗。
她们还懂得合适比爱更重要
尽管当初爱得可以摒弃全部三观,可以爱得天王老子都不顾,可以爱得轰轰烈烈山盟海誓,不过这把爱的火焰总归要回于平静,落在每日鸡毛蒜皮的琐事之上,那个时候,身处围墙之内的人大概才会慢慢发现婚姻光靠爱维系,也是很累的。
有多少最终走散的两个人,都因为爱情还没有来得及转化为亲情,就受够了对方,眼看着爱逐渐消耗,就像杜拉斯说过的“爱是爱消失的过程“一样,最后由爱生恨,互相厌恶。
还有些人,比起相爱,更看重合适。
她们懂得两人的合适度越高,越能在平淡的生活里给出严丝合缝的惊喜,拥有一段相濡以沫的感情。她们懂得不是要和最爱的那个人走进婚姻,而是要和最合适人去相爱。
说林徽因的婚姻吧,不论家世、性格、兴趣爱好,梁思成都是林徽因当时最合适的选择。她是个有着大智慧的女人,也就不愿意纠缠于徐张二人的婚姻生活,不仅如此,她和徐志摩的性格也大有不同。徐志摩过于感性,为人轻浮冲动,但林徽因却兼有感性与理性。梁思成则敦厚沉稳,一直是林徽因有力的支柱。
据说在太太沙龙上,林徽因表现得十分活跃,梁思成就默默地在一旁支持她,欣赏她,从不干涉,这在当时的年代里,不是所有男人都能做到的。
成就上,林徽因在很多领域都能达到专家的深度,她和徐志摩在一起也许只能讨论讨论文学,但梁思成不同,他和林徽因不仅都是建筑大师,他还画得一手好画,擅长音律,文学修养也不在话下。
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徽因选对了人,她是幸福的。
两人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一起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寻找中国建筑史的痕迹,这些,如果她嫁了徐志摩或是后来的金岳霖恐怕都难以做到。
另外懂得选择,才能幸福
你去看那些活得一脸幸福模样的姑娘们,她们一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认识别人前,她们知道先要遇到自己。和别人结婚之前,先和自己结婚。曾经有句很流行的话叫“你若懂我,那该多好”,人们都在渴求与别人能无缝连接,但她们却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她们更主动,主动去理解自己的需求,主动追求那个合适的人。那个懂她们的人不是撞大运等来的,而是她们主动去靠近的,去吸引的。因为同频相吸,我也深信这个法则。
因为懂自己,所以她们懂得选择,才能做出当下最不纠结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她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成为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