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定义及发展史
服务器:计算机的一种
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
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他客户机(PC、ATM、手机、其他服务器等)提供计算或应用服务
服务器特性:高速度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
应用业务:ERP、CRM、数据库、Email等
计算机、IT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3.0的发展
在第三次革命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大数据与物联网相结合而形成的智能工厂 智能生存等是工业4.0的关键
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揭开了人类科学计算与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1964年IBM开发出了System 360大型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器,被认为业界第一个服务器
1965年DEC开发了小型机PDP-8,掀起了小型机的发展(而目前的小型机的概念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90年代,由原来的大型机衍生出来的一种针对中小企业低成本的Unix服务器,这类服务器通常采用RISC CPU和Unix操作系统,国外称为Unix server)
直到后来英特尔开发了X86服务器
CPU一直遵循摩尔定律
服务器类型
服务器产品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
1、从服务器的外形来分
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
2、从服务器的性能分类
这种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按照服务器的CPU数量进行分类
单路服务器(一颗CPU)、双路服务器(2颗CPU)、多路服务器(4颗以上)
3、采用CPU的内核数量进行分类(按指令集分类)
精简指令集RISC(非X86架构,通常用Unix系统,国外叫Unix服务器,国内称为小型机)、复杂指令集CISC(典型代表X86架构)
4、按应用分类
服务器硬件组件构成
处理器CPU、内存、硬盘三大组件
另外配置有主板、机箱、电源、风扇等基础硬件以及Raid卡网卡等可选配件
IBM和Oracl用的不是X86,别的厂商几乎都是X86
服务器技术与架构
目前服务器技术架构有三大发展趋势
三大架构的不同:
Scale-up纵向扩展架构:
主要用于单个服务器的性能的扩展
如企业核心交易数据库、关键应用系统以及HPC高性能计算等业务
Scale-out 横向扩展架构:
以数量取胜
对单台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不高
主要通过更多的服务器来协同完成任务
Scale-out系统通常具有高并发性能,低成本,高密度,节能低碳 统一管理等特点
通常适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公有云,Web应用集群等业务场景
Hyper-converged超融合架构:
理念:将计算 存储 网络和统一管理放在一个盒子里,可以做到开箱即用,提供一个整体的计算解决方案
应用于:
服务器单机应用
早期的服务器都是单机应用: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了所有的应用软件,为一个或几个用户提供计算或业务服务,这种单机系统通常也被称作为工作站
服务器C/S应用部署架构
在C/S架构中通常会有一个集中共享的应用数据库,每个使用系统的员工会有自己的PC机,在每台PC上要安装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能够操作使用或者共享应用数据库,这样能够实现业务数据的协同操作,应用共享和统一保存,是一个二层的架构
为解决C/S架构的问题,所以有了B/S架构
服务器B/S应用部署架构
Browse/Server三层模式的应用系统架构
当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服务时,客户只需要Web浏览器连接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就行
B/S优点:使用简单、免维护,而且业务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 统一部署 统一维护
互联网就是典型的B/S架构,一直朝着开放 分布式的架构模式发展
服务器上层软件架构
服务器的系统安装与业务部署
服务器之上首先要安装OS操作系统:
主流的Unix服务器操作系统有AIX Solaris和HP-un11
X86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通常是Linux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
云计算平台通常要安装VMware FusionSphere或KVM等虚拟化系统
在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不同的数据库:
主流的数据库有Oracle、IBM DB2数据库、MySQL、SQL Server、国产的人大金仓、达梦数据库等
主要服务器中间件:
Java、WebLogic、Websphere、Tuxedo、东方通等
开源的中间件有:Tomcat、JBoss
中间件可以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和开发环境,提供预制可复用的业务功能模块,API接口等
主要服务器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层软件是面向客户的应用逻辑层软件:ERP、CRM、HR等应用软件
业务应用软件通常是基于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架构平台之上。
与云计算服务架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