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两本书,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和荣格的自传《回忆.梦.思考》,分别写于他们九十多岁和八十多岁的年纪。这两位智慧老人家的思想让我很受启发。这周读到荣格写的在他二十多岁年纪的时候对乔治.比才的作品很着迷,文中这样写道,“比才如同无垠大海的巨浪让我陶醉、倾倒,次日,火车越过边境,把人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卡门》的旋律余音绕梁”,他说“那是如沐春风、新婚宴尔的心绪”。因为这段描写,我重温了比才《卡门》的音乐和相关介绍。
乔治.比才是法国作曲家(1838-1875),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歌剧里展现了卡门热情、奔放、豪爽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她的性格直率、泼辣,热情里带有几分野气。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唐.豪塞为了卡门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但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在卡门为斗牛士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卡门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位吉普赛女郎——《巴黎圣母院》里的艾丝梅拉达。她们都美丽、热情,都因为“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而死。那究竟为什么这些美丽的女人会因为爱情受苦,甚至于牺牲性命呢?为什么爱情中容易受伤的总是女人呢?
这两个美丽而悲情的女主人公都是吉普赛女郎,吉普赛是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他们不定居、不接受学校教育,不愿受拘于任何法律,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变化,保守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以占卜和各式表演为生。他们有一种属于吉普赛民族的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在两位美丽而悲情的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代表性的人格特质跟荣格的心理类型学里的外倾情感型有很多相吻合的特征。这种人格类型在女性中居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理智服从于情感,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有很多类似性格的女子,她们敢爱敢恨、不愿受礼教约束、向往绝对的自由,对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想法,同时外界的极轻微的变化都可以导致她们的情绪变化,在爱情中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以及对爱人强烈的依恋,但这些爱情的火花总是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麻烦:感情的纠葛和激烈的冲突成了她们人生的主旋律。
柴科夫斯基看完《卡门》后说:“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这样的悲情故事,希望只是发生在故事里。老人们常说,“结婚前要睁大双眼,结婚后要睁只眼闭只眼”,睁大眼是要清楚地了解,客观的观察和思考。想要感情生活甜蜜,不但需要投入感情,更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来选择和经营。进入二月了,西方和中国的情人节都要来了,预祝大家情人节快乐!爱情甜蜜、长久、幸福!
4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