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 可怜的自己

一、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宗教吗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活着。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的就是宗教、哲学、科学。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故事”。哲学的探索永无止步,而宗教是有无所不知的。

二、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人都追求自由,追求脱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促进其自立的是教育。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人格知识无法从书本上获得,只能从与他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实践中学习

三、所谓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教育的开始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四、关心“他人兴趣”

“共同体感觉”的具体行动指南是“对他人的关心”。具体的第一步是“关心他人兴趣”。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五、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想象拥有同样的心灵和人生的做法叫共鸣。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

六、勇气会传染,尊重也会

由你开始,展示勇气和尊重,这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七、“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

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过去的意义是由“现在的自己”赋予的,“无法改变”的原因是为了肯定“现在”而去肯定不幸的“过去”

八、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九、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过去的经历是自己着色的,正是因为相信人的潜能才否定沉溺于悲剧的做法。

十、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三棱柱: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

阿德勒心理学谈论的正是“以后这么做”,是具有建设性和科学性并基于对人的尊重的一种理解人性的心理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幸福的勇气》day2 【阅读背景】 1.21天共读,见证持续输出和坚持的力量。 2.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见...
    罗卜Rob阅读 3,663评论 0 0
  •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似乎生活中大多数人向别人倾诉都是在表述别人有多可恶,自己有多可怜,期待被倾诉的人能同情自己...
    未晞阅读 5,335评论 0 1
  • 时间过去真快,不知不觉又要结束一个课程,感恩子木读书会的温暖陪伴。阅读是最划算的投资,正如子木说的,我也可以体会到...
    茉莉花开Aloha阅读 4,121评论 0 1
  • 《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2》(幸せにな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II,直译:...
    乙二阅读 5,258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6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