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宗教吗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活着。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的就是宗教、哲学、科学。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故事”。哲学的探索永无止步,而宗教是有无所不知的。
二、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人都追求自由,追求脱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促进其自立的是教育。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人格知识无法从书本上获得,只能从与他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实践中学习
三、所谓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教育的开始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四、关心“他人兴趣”
“共同体感觉”的具体行动指南是“对他人的关心”。具体的第一步是“关心他人兴趣”。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五、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想象拥有同样的心灵和人生的做法叫共鸣。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
六、勇气会传染,尊重也会
由你开始,展示勇气和尊重,这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七、“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
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过去的意义是由“现在的自己”赋予的,“无法改变”的原因是为了肯定“现在”而去肯定不幸的“过去”
八、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九、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过去的经历是自己着色的,正是因为相信人的潜能才否定沉溺于悲剧的做法。
十、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三棱柱: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
阿德勒心理学谈论的正是“以后这么做”,是具有建设性和科学性并基于对人的尊重的一种理解人性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