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人生模型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些类型的一些特点。这四种模型分别是什么,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幸福感有着怎样的影响?
享乐主义型(现在的奴隶):这类人可以为了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却从不认真地考虑后果。她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她们只看过程,而无视结果。她们在爱情和友情方面精力旺盛,但新鲜劲儿一过,她们就可以物色下一段感情。由于这类人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她们失去理智。如果吸毒能带来快感,她就会去吸毒;如果工作辛苦,她就会逃避。
忙碌奔波型(未来的奴隶):这类人与享乐主义型相反,她们只看结果,而无视过程。她们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承受着现在的痛苦。她们认为牺牲现在的快乐,才能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她们不懂得去享受她们正在做的事情,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一旦达到目标之后,这类人会把如释重负的放松心情解释成幸福。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同等于幸福,这只是幸福的假象。
虚无主义型(过去的奴隶):这类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她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这种心态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她们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这类人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她们对生活已经麻木无感了。
感悟幸福型(自由的自己):是能平衡当下及未来益处的模式。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她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当然,眼前和未来的收益有时是冲突的,在有些情况下容易顾此失彼。但大多数情况下,眼前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可以帮助他取得好成绩,并且在未来获益。谈恋爱也一样,两个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的美好,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当我们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时,无论是什么职业,我们一样可以在享受的过程中取得事业的进步。
总结一下前三个类型对于幸福错误的偏见在于,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只有在实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享乐主义型的人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实现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虚无主义型的人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但是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