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母乳指导段老师在来查房,在简单了解了佑佑吃奶情况后(上午还不错,下午开始就闹),她问了一句:下午是爸爸不在这里吗?我一愣,这问的有些奇怪,想回一句,跟爸爸在不在有关吗?还没说出口,我又意识到了她在表达什么。
她在朋友圈说,母乳喂养,不单单看妈妈,还要看她的家庭,背后的支持系统。她会觉得,母乳喂养不顺的妈妈,大多存在太多焦虑,这种焦虑会传导给宝宝,宝宝会表现出对乳头、吃奶这件事的抗拒。
我突然想起试管妈妈的焦虑。我那时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试管妈妈的焦虑与否,绝不单纯的是妈妈心理素质的问题,它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体因素、经济状态、家人对试管的归因与态度、家人的情感支持……
是呀,正如《婴儿观察》中说的,在面对这个新生命的时候,再强大的人,也会感受到兵荒马乱。我也一样。感性如我,并不像别人看到的那么强大。昨晚,在佑佑闹腾了几个小时人仍未吃上奶,我很担心他会饿坏。而我自己,乳房涨得好难受。我承认,我的心理防线崩了。我跟护士姐姐说,要不,瓶喂吧。我觉得自己最后的倔强掉落一地,我那么期望母乳喂养,这话一出,无疑是一种放弃。护士姐姐在犹豫了一下之后,说要不再试试吧。就在她再次试的时候,我的眼里不争气地无声滑落,掩都掩饰不了。那一刻,无助、自责、无可奈何……各种情绪将我淹没。
我很强势地说:我带他。是的,我做了很多准备,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想要做好这件事。然而,并不意味着这件事会一帆风顺。即使在有外援的情况下,这些天,我依旧有很大的情绪张力。他刚出生那几天,看着他不爱哭闹不太吃奶,想着他出生时的脐带绕颈与羊水浑浊,我忐忑不安。
进入月子中心,我最大的期望是佑佑母乳喂养顺利。当然,这也成了我当前最大的焦虑来源。看着他喂养情况好,我会松弛一些,遇到情况,我就慌乱了。碰到他的情况,我是如此不堪一击。想着产房里,看着医生手忙脚乱地为我止血,我不曾这样慌乱。我想着,幸好是他出来后出血。
是呀,我承认,佑佑爸爸在的时候,我会有更多的安定感,即使他什么也帮不上,至少,不是我一个人去独自面对这份兵荒马乱。然而,他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他的认识里,为娘俩创造好的条件(月子中心),做好后勤服务,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了。
而我,也无法很柔软地表达出自己的不安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