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记

2月6日,淘宝30元买了5本书回来了,儿子最喜欢漫画《父与子》,一会就看完了。2月7日,当当网买的一箱子书也回来了,儿子很高兴,迫不及待的打开箱子。最喜欢《今天我写什么日记》,一口气就想看完。中国老故事还不错,第一晚读了盘古开天辟地,语言优美,图文并茂,儿子也很喜欢。学校寒假指定书目感恩故事目前不怎么愿意看。

可能一次买的太多,有点眼花缭乱了。淘宝五本,当当一共就十八本,光老故事就十二本。慢慢看吧,希望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读书记忆。

前几天在给孩子挑选书目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些与书有关的记忆像打开了闸门,倾泄而出。

没上学时,一直拿着家里妈妈的唯一的家具,牡丹牌缝纫机的说明书。小小的,长长的,也厚厚的。也看看,也在上面乱画。

小学,基本没有机会接触课外书。三年级吧,班级征订报刊杂志,我订了《娃娃画报》,班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女孩跟我一样。刚开始还很沮丧,觉得大家都没人订,很失落。可是没想到,书一回来,在班里竟引起了轰动。大家都爱看,超级喜欢,我自己尤其喜欢。每一期看完,大家就开始期待下一期快点回来。我和另外一个女孩的书也成了小鸟在教室飞来飞去,一个个都看了个遍。印象最深的,大概有一本一个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在织毛衣,好几个线团在地上。家里养着三个可爱的猫咪,把奶奶的毛线团缠得哪里都是,老奶奶依旧乐呵呵的。

一旦想起来,心里很难受。在淘宝,当当,京东,百度,到处寻找记忆中的故事书。失望的发现,没有,不见了。孔子旧书网有人出售旧版娃娃画报,可是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算了,时过境迁,很多东西也只能留在记忆中了。就算保有原物,也不一定能找回当初的感觉了。

初中,在农村上,也是没有机会看书,家里更是没有一本书。记得初二吧,一个女生从家里带来一本《花季雨季》,晚自习下课借了来,回到家一看就被迷住了。当时,真想一个晚上就看完,当时还想,怎么还有这么好看的书呢?真的有书里那样激动人心的校园生活吗?

《十七岁不哭》也看过,记不清什么时候看的,其余就没有记忆了。以后就是高中偶尔从图书馆借书看,记忆中都是很旧的书,书价都标着几角钱一本,不过如果丢了就得好多倍偿还。还记得借过巴金的家春秋,暑假还看了一本写革命的《苦菜花》,还有《复活》,《傲慢与偏见》。

再往后就是大学的读书时光了,基本也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不过那时候图书馆的书多得看也看不完,总是借了又还还没看完,已经没有了少年的热情。

今晚又陪孩子读了几篇神话传说,表现得很喜欢,读了两篇,又默读了好几篇。要求画出好词好句,认真的画着,标注不会的字词读音。

孩子,希望读书的热情能保持下去,更多的好书等待着你去阅读。

2018.2.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