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吹不动?修行在日常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段时间去集团给各单位新入职员工做培训,一场下来最满意的是在问题面前自己可以保持稳定的情绪。

对于这次培训我相当重视,因为培训对象是大学刚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我很想给年轻的、刚迈入社会的老师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

为此,我专门穿了裙装和半高跟鞋。

为此,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会场。

按我的以往的经验,10分钟在楼下平复暑热带来的狼狈,5分钟上传课件调试PPT,,15分钟在培训教室后方等待新老师们入场,顺带对培训对象有一个初步观察印象,一切将井然有序。

然而,意外还是不出意外地发生了。

我到达会议室已经有十来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到位了,电脑投影都开着。

环视一圈,确定没有负责对接的老师,犹豫了一下,我决定自己先把课件拷贝到电脑上。

而意外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发生了。

点击鼠标,电脑没有反应,再刷新,显示没有网络。我试着连接手机热点,可输入密码的时候,发现有字母键失灵,反复敲,反复没有回应,面上不动声色,心里有点着急。

微信联系所在分部负责人,负责人回复也不知道WiFi密码。

“可以安排一个工作人员协助吗?”我问。

对方表示已经安排了工作人员提前15分钟到和我对接,估计是因为我不在离开了吧。

我咽下想说的话,麻烦对方尽快安排人过来。

应该庆幸我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等待过程中,我反复试,把手机热点密码换成键盘能敲击出来的数字,好的,连接成功。

第二步,登录微信。

经过我觉得很漫长的时间反应,微信登录成功又退出,显示版本过低,需要从软件商店下载更新,我换成邮箱登录,同样遇见字母数字键失灵,敲不出完整的邮箱号码。

我在努力尝试更多方式,时间却在不紧不慢地流逝,距离计划开始培训时间只剩下5分钟,我仍没有登录成功,也仍看不到对接的老师。

再次跟负责人联系,这次负责人回复了几个数字——WiFi密码。

看看网络和共享备选项里长长的一串备选,我客气地说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对接人员,电脑无法登录平时都是怎么办呢?

这位负责人回答:这台电脑只能用u盘拷贝。

好,是我大意了,习惯了网络的便捷并没有准备U盘,此刻,不管回去或者出去买都不现实,时间还有3分钟开始。

挂了电话,我按捺下内心的各种念头,集中在电脑上,在电脑已装程序中反复浏览,还好,有WPS办公软件。

此刻,无比感谢我的会员身份,也庆幸我有云端同步备份的习惯,在原定计划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我打开了wps上的PPT课件,也是此时,和我对接的工作人员姗姗来迟。

拿起话筒的一瞬间,我临时决定以这个案例为导入,把“事故”变成“故事”。和他们互动了“留足提前量”、“及时沟通”以及“有备无患”的重要性,从学校到职场,和按部就班的学生生活差别最大的,就是意外随时可能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不被动体验,主动做好自己能做的,面对糟糕,争取最好。

接下来的进程非常顺利,参加培训的年轻老师们互动氛围也非常好,培训时长和计划时间贴合的也刚刚好。我很开心,为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也为在这件事情中的收获:

最值得表扬的是全程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提前沟通,比如不过分依赖单路径,坚持线上线下双备份的习惯。

和朋友打通电话,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末了我也承认,这个过程也有一些些被燃起的斗志,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力普通,资历尚浅,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在每一个突发的狼狈时刻保持体面,在每一次故障有可启动的备用方案,就不错了。

我自嘲的笑道,王阳明说:“人需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我也要继续修炼,直到“八风吹不动”

朋友听完笑问:"所以,你现在是'八风吹不动',还是'一屁过江来'?”


我知道她说的是苏东坡和佛印那段谈禅论道的公案:


苏轼和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是好友,两人经常斗机锋、谈禅论道。苏轼自认为对佛法颇有领悟,但佛印禅师总能以智慧点拨他。

有一天,苏轼静坐参禅,自觉境界颇高,于是写了一首偈子: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意思是说,自己已经超脱世俗毁誉得失,内心如佛陀般安定,稳坐莲花台,不受外境影响。他颇为得意,派书童把这首诗送给江对岸的佛印禅师,想得到他的认可。

佛印禅师看完后,只写了两个字:“放屁!”,就让书童带回去。

苏轼看到这个评语,勃然大怒,立刻乘船过江,要找佛印理论。而佛印早就在江边等他,见他怒气冲冲的样子,哈哈大笑: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自己刚才还自诩要修炼“八风吹不动”,但电话叙事过程一路的刻意与不满,哪里就真的超脱了?和九百多年前那个“一屁过江”的苏轼一样,自以为超然物外,但被现实轻轻一戳就会破功。

朋友较我年长,一语中的:真正的修行可不在嘴上,慢慢来吧!

是啊,真正的定力不是标榜的豁达,九百年前的江风,今日的键盘失灵,都在提醒同一个道理:所谓的修行,不在云端,而在每一个可以手忙脚乱的瞬间没有手足无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