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第3章学习笔记。

乌合之众第3章群体如何相信推理和想象。

第1节群体如何获得思想?

任何文明都是少数几条民族大义的产物,他们很难改变,我们还指出民族大义根植在民族性格中,扎根的过程需要克服多少困难,成功后就会拥有多大的力量,最后我们还明白,历史大变革,都是根本思想的变化导致的。

思想可以分为两类,我们把时事引起的偶然思想归为一类,另一类可归为根本思想,稳定性很强,因为环境,基因和公意赋予其力量。

向群众灌输任何思想,其表现形式必须很绝对,很强硬很直白,不然就不起作用,所以任何思想都必须化妆成形象,才能传递给民众。

群体只接受采取极简形式的思想,所以一种思想必须经过彻底改造才能变得流行。

如何改造还要根据群体的性质和所属的民族的,但都有低俗化和直白化的倾向,这能说明一件事,从社会角度来讲思想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也就是说没有绝对价值,不管一种思想被创造时,多么伟大正确,一旦进入群体的理解能力范围,并产生影响力,其伟大和高敏就丧失殆尽了。

一种思想的绝对价值,也就是内在价值并不重要,关键看它产生的效果。

千万不要认为一种正确的思想会仅仅因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能有什么影响。

开明的人能够接受直接证据改变观点,但他的无意识自我,很快会把他拉回原来的思想,过几天再看他,他会把自己原来的老观点重新再说一遍连措辞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他其实一直没有摆脱旧思想的影响,因为旧思想已经变成了感情,左右我们言行举止的动机,只有这些思想群体的情况同样如此。

当一种思想披荆斩棘终于深入人心,就会获得压倒性的力量,对抗一切反对并产生一系列结果。

思想要深入人心,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拔除也需要同样多的时间,所以在思想层面,群体总比智者,和哲学家落后好几代。

第2节,群体的逻辑。

群体能使用和接受的逻辑太低劣,从逻辑学角度讲,把它叫逻辑,只能算是打了一个比方。

群体的逻辑要靠概念之间的关系,群体只能接受表面的关系,即概念之间只能存在伪相似关系和伪因果关系。

群体推理的特征,就是把表面有点儿相似的不同东西联系起来,并瞬间把具体经验普遍化。

读一些深深打动听众的演说词,你会吃惊的发现其中漏洞百出,但人们忘记了一点,那不是给哲学家读的,而是用来影响群体的。

既然群体没有正确推理的能力,也就没有丝毫判断力,婴儿无法分辨是非,以及对任何事情形成准确的判断,群体接受判断都是直接告诉他的,绝不是跟他商量出来的,有些观念很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尤其因为大部分人觉得不可能靠自己的逻辑推导出什么独特的见解。

第3节群体的想象。

最能打动群体的其实都是世界里最神奇的因素,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神人奇事才是所有文明真正的支柱。

表象总比历史真相更重要,作用更大,假象总比真相更有能量。

群体只能进行形象思维,只被形象打动,只有形象能够下注或吸引他,从而驱动他。

要激发群众的联想,就必须抛出一个鲜明而惊人的形象,他无需画蛇添足的解释,顶多加几件神奇或神秘的事,相关事件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一个伟大的奇迹,一项滔天的罪恶,或一桩无限美好的希望。

事情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摆在群众面前,绝不能解释为什么。

激发民众想象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他们发生的方式,河北呈现在民众面前的方式,让我说,只要把事实浓缩,就能制造出会占据和冲击民众想象的形象,掌握了激活群体想象的艺术,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第4章,群体信念都采取一种宗教形式。

崇拜某种假设的高级存在,赋予这种存在某种力量并敬畏他,盲目服从他的要求,无法治理其线条,渴望扩散这些信条,倾向于仇视任何不幸的人,等等。无论这种情感,只像无形的蛇木蛇,偶像,还是一个英雄或政治理念,只要表现出了这些特点,其本质就是宗教热忱。

这些情感指向的对象,都拥有某种神奇的因素,群体在一时兴奋和躁动中,总下意识把神秘的力量赋予他们的政治信仰或战无不胜的领袖。

信徒不只是拜神的人,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全灵魂的顺,把心、意、灵魂,狂热的奉献给一项事业或一个人,将其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指导和归宿,他就是一个信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好像经常听到一首名为《成都》的歌。听到过无数次却没有认真地听过一次,总之就是很熟的旋律,不知道词也能跟着哼一哼...
    胡益达阅读 2,118评论 3 3
  • 手绘教程/第001期 绘画素描手绘花卉很不错的,黑与白的衔接突出花卉不一样的美感,绘画就是这么神奇,今天大家...
    老苏教画画阅读 10,864评论 27 139
  • 放弃,是一个贬义词,每个人都排斥放弃,喜欢坚持。 放弃常常被看作是没有毅力的人才会做出来的事情,但是放弃也有一种情...
    peiky阅读 5,540评论 2 7
  • 也许我们的故事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也许我们的故事在很多人身上正在发生。但是我们是不同的,讲了很多遍的故事可能...
    刘亚运阅读 2,885评论 0 2
  • (陇上鼎然) 有一个求法者来到一个禅师面前,向禅师问到:什么是佛?禅师说:门前柿子树。鼎然诠释:禅师有眼睛,能看见...
    慈勤阅读 5,6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