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3.21
哀公问宰我,土地庙门前该种什么树。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用意是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了以后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精 华 解 读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上级对下级的宽容。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这三个成语出自孔子之口,也表明了孔子的教育观,他并不提倡“问责制度”,而是循循善诱,避免学生再犯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仁心的体现。
感悟: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会减少多少矛盾和烦恼呢?
例如,夫妻双方都觉得对方带着原生家庭的臭毛病,恨不得让对方变个人,结果却生出更多的矛盾。其实如果能有既往不咎的心态,两个人立足当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好好生活,就会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