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效沟通,吴军在《见识》中举了个例子:
张三对李四说:“我不是告诉你不要这么做吗?”李四说:“你说了吗?我没听到了”张三为了证明自己确实说过,还把当时在场的王五也叫了过来,让他给自己作证。
这样一来,张三似乎证明了自己没有错,是李四自己没有认真听自己讲话。但这样的沟通有意义吗?
张三虽然把话讲完了,但是却忘了最后一步,也就是检查李四是否接收到自己要表达的信息。
李四在沟通的时候心不在焉,或者没有听去,这样张三讲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每个人讲话,都要确保信息能够按时、准确的传达给对方,就好像我们给别人发信息,要看到显示对方已读,而不仅仅是把信息发送就完事了。
我们或许遇到过这种情况:拜托别人去办一件事,过了很久发现还没办好,直到问他才得知遇到了什么什么困难,这才一直没有办。
这样的人做事就有问题,遇到问题没有及时反馈,仅仅是采取了行动,却没有达到目的,到最后往往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自己开脱,辛苦了自己又浪费了时间,还没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