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手机的摄像头是1600万像数的!从手机开始加入拍摄功能起,像数就成了手机卖点之一,商家喜欢强调大像数作为其拍照实力的背书,用户们也喜欢通过像数来证明自己摄像头有多好,甚至专业的手机评测文章里,编辑也会说“这个画质有点对不起 1600万像素”,反正都说得好像像数大画质就一定会或者应该要很好似的。
事实上,决定成像画质的并非像数,而是感光元件的面积。手机的感光元件都是一个长方形,像素就是画在这个长方形上的正方形小格子,大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格子画得越小,像素就越高,而要是大的长方形天生面积就大一些,那么,小格子里就能放得越多,每个像素的单位面积也越大,感光性能就越好,就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生成的画质才越高。因此,如果感光元件的面积不变,大像素的作用仅仅是照片可以放更大而已。但是,为何像数却成功忽悠了世人,在大众眼中变成了画质的代名词?
首先,是商家愿意选择像数来忽悠世人,因为相比起提高像数,增大感光元件面积需要的成本要大得多,同时手机追求轻薄便携,采用大面积的传感器必然增加技术难度。当各大商家都在吹嘘像数,就有了三人成虎的效应,就算不少吃瓜群众已经发现自己1600万像数的摄像头所拍的照片还不如别人家500万像数的单反,但仍然乐意成为不明所以的像素党。
更重要的是,像数更容易打动用户,为什么?因为大啊!!!你看像数,动不动就是成百上千万的单位,每次主流像素的上升,从200万到500万到800万。。。。每次都是几百万的飞跃。反观传感器呢,市面上消费机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3英寸、1/2.5英寸、1/2.7英寸、1/3.2英寸,这还是数码相机哦,假设随着技术发展,它们都能应用到手机吧,其增幅也是非常非常非常小的。我们再来看看小米5s手机的宣传吧(它是市面上为数少见的,以感光元件作为卖点宣传的手机了):
“感光面积提升77%”,面积越大,画质越好......选择索尼迄今为止最大的手机相机感光元件 IMX378,1/2.3 英寸超大感光元件......为什么小米5s 可以将平凡的清晨码头,拍摄的如此动人?秘密就是 1.55 微米超大像素......”看看里面的数字,77%,1/2.3 英寸,1.55 微米,你说越大越好,但我们吃瓜群众怎么看都觉得这些数字很小啊有没有?!
从像素成功忽悠世人的例子里,可以看出卖点运营未必需要实在,有时更加需要出彩。So,对于难明真相的卖点而言,与其选小的,还不如选大的,对于同一个卖点而言,能往多大吹就该往多大吹,例如8核CPU,3G内存,后面别忘了加上跑分高达5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