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总结世间万物的特征,称为“象”,伏羲认为高度总结后可形成八个“象”,这就是先天八卦;
随着世界的不断演化,到了周文王时代,社会结构形态复杂,文王又再进行八相叠加,形成后天八八六十四卦,揭示更为复杂的现象,每一卦形成的道理,称之为易“理”,卦与卦之间的演变关系,称之为“数”,在易经中,“理、象、数”彼此统一又相对独立;
后世孔子在研究之后,为了让后来人更了解每一卦的意义和道理,特地又做了注解,孔子对易经爱不释手,故出成语“韦编三绝”(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易学博大精深,有人在其中学到做人的道理、有人在其中学到微观的智慧、有人当成字典,运用阴阳五形的道理测出卦象,然后对照易经中的卦数,再看卦词与爻词来进行解卦。
把易经当哲学,也可以当成新华字典。建议读易经可以抱着读《康熙字典》的心态,不要着急马上就能解卦,了解周易中的基础易“理”后,再去学习“象”和“数”。理解里面的道理,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争论,只要自已在学习中有成长就可以。
(二)学易经的心态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 敲门砖 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讲到《易经》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剧拿鹅毛扇穿八卦道袍的连了起来。好像学了《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