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堂国学课 第十课 君子之道 有感

君子之道——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做人标准。

中国是一个君子崇拜的国度,我们几乎将汉语里所有形容美好品格的词语都会拿来去形容君子,比如: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成人之美、 独善其身 、和而不同 、泰而不骄 、不忧不惧、文质彬彬。

女子会将自己的丈夫称为君子,而国民也会将贤明的君王成为君子,知识分子会把在知识领域有十分出众成就并且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君子。

而君子在我国大肆宣传并且传承至今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孔子。 孔子一生以维护和修复周礼为己任 ,所以,以君子之风为代名词的周时代没落的贵族精神,会是他特别钟情的 。而他将君子这一贵族精神加以广泛推广, 推广到整个士的阶层  推广到知识分子的阶层 ,甚至老百姓也会崇拜并且推崇君子的存在。 从《易经》到《诗经》再到儒家,进而推而广之, 君子成为了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