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黑龙江
  • 知人善任,心存山河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鲍叔与管仲侍奉不同公子,鲍叔却能成为管仲的知音,“知子莫若父”鲍叔就像父亲一样了解管仲,无论“分财多自予”...

  • 读《百年孤独》有感

    《百年孤独》以真实生活为底色,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此书斑斓的色彩,由此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流派,同时映射出当时拉丁美洲的历史。 ...

  • 读《谏逐客书》有感

    《谏逐客书》——一篇精彩的上书,一篇具示范性的驳论文。委婉的规劝,有力的论述深深地吸引了我。 《谏逐客书》中记载了当时秦始皇收到...

  • 范仲淹和吕夷简

    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他却没有享“名人之后”的福分,她的父亲早年身亡,他的母亲又不是正室,于是他依附着朱姓人家生活,清贫的生活迫使...

  • 三川口之战

    三川口之战是宋夏开战以来,宋军遭受的一个重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文武双全的刘平老将,在接到延州的西夏兵临城下的消息后,立马支援军队,并...

  • 《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课》第17课“达观圆融——从忧患走向乐观的无上心法”:读后感

    达观圆融本指破除偏执,做到圆满融通,后引申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在古代,苏轼就是一个典型的乐观人物。他一生才华横溢,却受小人之诬...

  • 《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课》第15课“顺势而为,善假于物的维新智慧”:读后感

    因势利导,实际上就是顺着情况进行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语出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中国文化本就有因势...

  • 《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课》第14课“纯正心灵,无为自然”:读后感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老子》有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收秦朝灭亡教训实行...

  • 《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课》第13课“返璞归真,警惕人性异化追求真情真性”:读后感

    苏轼曾经为自己的老朋友陈慥,写过一篇《方山子传》。文中写道陈慥年少时行侠仗义,后来发奋读书,想驰名天下,但是到了晚年却归隐山林,不与世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