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一篇精彩的上书,一篇具示范性的驳论文。委婉的规劝,有力的论述深深地吸引了我。
《谏逐客书》中记载了当时秦始皇收到一些臣子怂恿,认为所以外来人才都会像郑国一样要损耗秦国,于是下达“逐客令”。这个时候李斯这个圆滑的臣子坐不住了,明明自己费劲千辛万苦找老师学政治攀大官来到皇帝身边,就要被踢下去。李斯不同意,于是上书皇帝。皇帝也被这篇一针见血的文章所震惊,废掉了“逐客令”。
李刚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却遭到贬谪;韩愈劝皇帝不要赢所谓的佛骨也被贬谪。而《谏逐客书》是有多大的魅力足够让生性多疑的秦始皇退逐客令呢?
开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将错误推到官吏身上,避免杀身之祸。举“孝公”“惠王”任用人才成就帝业的例子并且强调客卿的功劳,让秦始皇左右为难。接着论述秦国流行的宝物美女音乐都来自不同地方,可秦始皇爱不释手 ,对待外来人才却双手拒绝,用正反论证使皇帝感受到自己的“双标”。还类比“泰山”“江河”,说明皇帝逐客有违自然之道,对国家实力积累十分不利。最后用“藉寇兵而赍盗粮”,变相威胁皇帝这会增强他国实力,削弱本国势力,点明逐客的危害,让重视国家利益的秦始皇不得不同意。李斯最后这一记彻底让老皇帝心服口服。
这篇文章不得不让人拍手叫好,也说明李斯在上书这方面有独到的方法。稍有不慎就会引火上身,而这篇文章恰好避开了雷点。叙述不啰嗦,没有过多的埋怨和个人情感,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讲道理,顾大局关注国家利益,正对秦始皇“胃口”。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突出客卿的重要性又写出失去人才的危害,关乎国家大事哪个皇帝不动心。这一顿操作下来,好一个“步步为营”
我觉得这么完美的技巧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写作,是我们的文章不再干瘪无味,而是严谨流畅,抓住人的眼球。我们的日常对话、评论、辩论中的语言艺术也可以吸收《谏逐客书》的技巧精华,遇到“杠精”也可以“口吐莲花”以理服人。
总而言之,《谏逐客书》是秦朝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是逻辑清晰的议论文模板,从中悟到语言特色,学会技巧,是阅读文言文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