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他却没有享“名人之后”的福分,她的父亲早年身亡,他的母亲又不是正室,于是他依附着朱姓人家生活,清贫的生活迫使他学会奋斗务实,因此“务实”也是他的为官准则。而吕夷简不一样,他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从小在仕宦家庭长大,他也获得了察言观色的能力。
他们双方的争吵是围绕着一个女人展开的,她便是仁宗赵祯皇后。郭皇后脾气暴躁经常阻止仁宗宠幸别的女人,而仁宗当时极其宠幸两个妃子,一个姓尚一个姓杨。郭皇后原本依附刘太后的权势可以在皇上面前撒泼,但是刘太后已经归天她的势力也不像以前。于是连妃子都可以嘲讽郭皇后,郭皇后一气之下轮起巴掌,不料,仁宗出现,挡在妃子前面,郭皇后一巴掌落在了人中的脖子上。仁宗很生气去找吕夷简寻求帮助,而圆滑的吕夷简附和仁宗提出罢黜皇后。
宋朝建立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罢黜皇后这样的事情,所以罢黜皇后被认为是一件耻辱的事。于是,范仲淹等人不同意,坚决反对。而且范仲淹早知吕夷简是一个狡猾,为稳固相权而攀附权势的人,于是向皇上点明吕夷简会扰乱朝政。吕氏听了很生气,吕夷简给范仲淹安了三条罪名“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仁宗亲信吕夷简元老相臣,于是贬谪范仲淹,还设立朋党罪,禁止朝中官员越职言事。
宝源二年,四川受灾,韩琦去赈灾,回来之后议论西北战事,剖析战事情况,仁宗派韩琦任陕西安抚使。韩琦上任后,推荐范仲淹接替范雍。仁宗犹豫,因为吕夷简曾与范仲淹有过矛盾。没想吕夷简却大力支持范仲淹担任重要岗位,仁宗也积极做范仲淹的思想工作,范仲淹也和吕夷简冰释前嫌。范临行前写信道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故事借喻吕范关系。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名将,起初两个人同座一张桌,不说一句话。安史之乱起,郭子仪担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担心郭子仪报复,郭子仪大义凛然道“现在国家有难,我怎敢怀私愤”于是和李光弼一起平定安史之乱。
即使有过争吵,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以大局为重,冰释前嫌,共克难关,这样宽容的胸襟很打动人。就算性格不一样又何妨呢?就像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所持的政治手段不一样,私下里却是很好的朋友。现代人之间都讲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争与合作并存”也是这样,以宽容之心待人,看法和处境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