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很怕黑。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要求上早自习了,夏天还好说,冬天的时候,六点钟出门,天还黑洞洞的。农村的街道没有路灯,走出去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父亲知道我胆小,每天早晨送我出门。他拿着手电筒在后边照路,我就在前边走。父亲每次把我送到巷子口,等我走上大路才回去。一上大路,各家的孩子都出来了,街上已经全是上早自习的学生了。我因为有这些学生作伴,自然也就不害怕了。
小时候,父亲是给我关怀最多的人,他仿佛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似的,每次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好的照顾。
寒来暑往,无论刮风下雨,父亲都一如既往的送我到巷子口。我走在父亲用手电筒照亮的路上,感觉就是走上了一条充满光明的路。
大约是过了一年多吧,有一天早晨,我收拾整齐,还是像往常一样等待父亲送我出门。而父亲却突然严厉的对我说:一个儿走哇。我那个时候虽然心里有点不愿意,但是却明白父亲的用心:有些路,终究是要一个人去走的。我没有埋怨父亲,只是,一个人走夜路,内心还是有些害怕的。
父亲给我准备了一个手电筒,我出了家门,然后又走出街门。当我走到巷子里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被一股说不清楚的东西包围了。就连迈腿都感觉费劲,尽管有手电筒的光亮,可还是觉得有些害怕。生怕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突然窜出一只老鼠或者一条蛇,然后心就一直被紧紧的拽着,全身都快僵硬了。我从家门口走到大街上大约有50米路程,而我却觉得我走了很久很久。
父亲就是这样慢慢地锻炼我的胆量,而我一直到小学毕业才逐渐消除了对黑夜的恐惧。
不仅是在早晨,晚上放学的时候天也黑了,我依然要走那一段不长的小巷。每当我即将进入巷子里的时候,会提前用手电筒朝里边照一下,然后用力咳嗽几声,以此来驱赶那些可能躲在某个角落里的老鼠。
和我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还有我的一个小伙伴,他和我是同龄人。他的胆子比我大多了,他住在巷子的最里边,所以,他每天晚上和清晨要在这条巷子里走四五百米。而且,那么黑的天,他居然不用手电筒照亮,就那么黑漆漆的摸索着往前走。
我很想让他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和我想跟着一块走,但是自尊心又怕让他看出我自己胆小。所以,每次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我都会悄悄等着他,估摸着他快要路过我家或者从教室出来了,我就赶紧跑出去,假装和他偶遇。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独自走那段夜路。
人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为小时候胆小,所以长大后,胆子也没有大起来。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有很多次想着要自己去干点事情,可就是没有勇气下这个决心。所以,生活状况一直不好。以至于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再加上自己没有主见,总是习惯性的按照别人的意见去做事,结果丧失了很多机会。
现在也不想这些了,人嘛,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知道自己的缺点,然后努力改正。尽量让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就交给时间来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