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每次读杜牧写项羽兵败自刎的这首诗,都很感慨,到底是慷慨赴死算是勇敢还是忍辱负重算是勇敢?
在杜牧眼里,慷慨赴死很明显不能算是最勇敢,包羞忍辱卷土重来才是。
好吧,中国人一向是推崇忍受苦难的。
不过总感觉你要是说项羽不算个勇者,好像也说不过去。
说句题外话,“包羞忍辱”这个说法本就来自卧薪尝胆的勾践,勾践虽说最后成功了,说实话做法多少显得有些猥琐。
那么到底两者谁才是勇者呢?最近读心理学的书,在《成长心理学》里看到个不错的解释,这本书也给想成为勇者的普通人提供了训练的路径。
书中把勇气分为三种,生理勇气、社会勇气和心理勇气。
具有生理勇气的人能够不怕身体的伤害,勇敢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战场上的士兵、救火的消防队员。
社会勇气是指那些不怕被社会孤立、不畏惧他人的排斥,能坚持做应该做的事情那类人。
心理勇气说的是能战胜不良习惯,不被成瘾等心理冲动困住的那群人。
简单地说,生理勇气要克服的是生理上的痛苦;社会勇气要克服的是社会排斥带来的痛苦;心理勇气要克服的是改变习以为常的行为带来的痛苦。
这么一分,问题就清晰了。很明显,项羽就属于具有生理勇气,却在社会勇气方面有所欠缺的人,而改善困扰我们现代普罗大众的很多坏习惯,更多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勇气。
书的作者訾(zī)非,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督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在书中,他延续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方法,对一个人如何培养自身的勇气,做生活的强者给出了如何实操的建议。
01勇者的成功经验
勇气很像力气,它们既来自先天的遗传,又赖于后天的培养。通过观察和接触,訾非给出了那些生活中被认为是勇者的共同成长经验。
一是有意引入不确定性。勇敢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平静地面对各种变故。这源于他们早就适应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如今常见的疾病基本都可以治愈,即使失业也不至于沦为饿殍,甚至出去旅游,时间都可以精确到小时。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确定性,很难想象就在几十年前,一个新生儿活到成年的概率还不到50%。
现代社会商业和科技的发展让一切变得那么确定,但是随着确定性的提高,当意外和不确定发生时,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差。
我们开始觉得,除了手头那一点工作,这个世界存在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让我们幸福。
但这一切并不是真实的。
因此,只有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引入不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才能锻炼你忍耐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面对真实世界的模糊性和矛盾性时,做到习以为常,表现出勇者的气度。
二是挑战心理舒适区。这个不难理解,不断跳出心理舒适区,挑战心理舒适区,自然能够达成克服怯懦的身心状态。就比如一个害怕与异性交谈的人,每天规定自己必须主动与两个异性说话,当他与100个异性谈过话后,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个在此方面极具勇气的人。
三是和有勇气的人在一起。当我们观看一部英雄史诗电影后,不自觉地就会沾染上几分英雄气概,虽然散场之后很快又会变回那个现实的自己,但这个现象至少说明,勇敢是会传递的。
电影里的人物一般都比较夸张,很难对我们产生持续的影响,可是如果这些榜样换成是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那对我们的影响将是持久的,甚至他们的某些人格特点会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这也提示我们,想要变强就要多和强者为伍。
02培养心理勇气的练习策略
了解了勇者的成长特征后,《成长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提升勇气的具体方法。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提高生理勇气和社会勇气解决的难题并不多,而战胜不良生活习惯需要的心理勇气更有普适性,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提升心理勇气的6步练习方法:
第1步自我提问。它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①我希望自己在哪个方面有所改变?②我希望自己要改变成什么样子?
作为一个勇者,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勇于面对需要改变的当下状态,一个是自己想要达到的另一种状态。
举一个例子,第1个问题可以设为我希望晚上不要再熬夜看手机了。第2个问题可以设为我希望晚上11点以后能够上床入睡。
第2步仍然是自我提问。问一问自己要达到另一个状态的阻碍是什么?
比如说上一个例子中阻碍睡觉的就是玩手机。
第3步是写下与那些不适感相连的想法和信念并进行反思。
这步至关重要,还用睡觉的例子,如果放下手机让你感到很难受,不要急着否定自己的毅力,要鼓励自己多和这种感受待一会儿,即便是没有忍住,重新拿起了手机也不要自责,而是反思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如玩手机是因为一整天都在为别人工作,现在总算有点自己的时间了。
这时你就会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犒劳自己,如何让自己有获得感和自由感。
第4步聚焦于这个阻碍,探索相应的对策。
根据找到的阻碍,保持足够的好奇心,不断去尝试代替方法,比如泡脚、冥想等,坚持一段时间,你的勇气自然会慢慢生长。
第5步是在观念上做出改变。改变旧有的习惯,有时反而会让效率变得不如以前。这时需要告诫自己,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暂时牺牲一些效率和其他利益也是值得的。
就像冥想不如刷手机能快速释放多巴胺,但长此以往却会重塑一个健康的大脑。
第6步反复强化行为。当一个人做出有勇气的行为时,他可能会体验到失控感、混乱感和不完美感。这些不好的感受会伴随新行为的每一步,需要我们反复强化新行为与那些不适感并存的状态,慢慢的新行为的感受会变得比较积极,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坚持才能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
03结语
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何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分清努力的方向,坚持训练自己,你也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