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今天的主题就是读书《拆掉思维的墙》
核心内容提炼:
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为什么变得有趣那么困难?
因为我们都是安全感的奴隶,根源在于我们不信任自己可以创造安全感,反而期许从外部获得。生命就好像一面镜子,“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命也躲开他。 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兴趣就是你以最大热情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要想度过有趣的一生,就像马克·吐温所说:“跳舞,像没有人看着那样;热恋,像从未受伤那样;唱歌,像无人听着那样;活着,就把人间当天堂。”
二、我们会按照固有的经验和记忆,来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然后在脑子里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并按照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通过星座或八字举例,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构建出来的主观世界,我们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相信的那一部分,并且会让头脑中的幻想慢慢变成现实,最终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心智模式是大脑内部程序、心态来源于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来源于自然世界、概念模式、推理归纳;我们过去的体验、经历、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心智模式。按照混沌→察觉→醒觉→超越的思路,你可以逐渐察觉到自己的心智模式,通过改变对于过去的看法,调整心智模式,我们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未来。
三、掌控者的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任。而受害者则认为外界、别人掌控了他们的生命,导致了他们如今的状态,于是他们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性。对比发现:是积极和消极的处事模式,受害者模式陷入了自我安慰、绑架他人等误区。找到你的受害者模式,尝试用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到不知不觉的四个步骤来拆掉这堵墙。你会发现,原来生命真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世界的本质就是不公平。面对不公平,你能做的是:培养对于不公平的免疫力,如果有可能,去找到那个你能够改变的不公平,然后用你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面对父母的质疑,你应该尽快开始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但当你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时,他们也会为你而骄傲,这才是双赢。
五、上帝不需要你成功,只需要你尝试。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放手一试,迅速行动起来,因为你的等待成本远远高于穿越成本。如果你想要认真开始做某件事,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甚至多等几次,因为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只关注外在的价格,却忘了内在的价值。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要想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你需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保持自我、家庭与职业三个脚的稳定,还要学会在最佳时间段投资幸福。
读后感:
《拆掉思维的墙》,不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而是思维模式的探讨,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正如书中所说的房奴、车奴等,其实都是安全感的奴隶,是一种害怕失去而维持现状的心态,说难听一点就是等退等老等死。不禁让我想起在旅途中和一个陌生人的聊天,更多的人已经忘却了自己的初心。想想过年即将遇到的初高中同学,一个个大腹便便,油光满面,每天上班喝茶,下班泡脚,晚上喝酒夜宵,生活安逸无比。可我想想都怕,中年都活成老年的状态,岂不是生不如死?
其实我自己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却又不断的去打破自己的现状,永远在往前探索。可能是生在芒种时节,注定此生为了生活播种忙碌。从一无所有再到一无所有,很多人问我放弃了优厚的条件,不低的职位,最后一无所有这样值得吗?我只是笑笑,虽然心中有苦,但我并不害怕。
正所谓一日三省,在反思中归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现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和自己生活琐事中能够很好的辨识出本质。不断反问自己“目前追逐的东西,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别用生命点燃别人眼中的光环,应该为心中未来的自己而活。而一切从打破思维的墙开始,千万别让自己生活得太爽,安逸是一个人堕落的温床,每当你挑战自己的不舒服时,你就是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