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听了一个演讲,主题是“内向的人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吗?”
主讲人是位做软件的创业者,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
台上的他穿一身黑色礼服,戴着高筒帽,再加上大厅里的灯光被调得很暗,让人有种错觉,他会在演讲的某个节点变个魔术,或者玩一把喷火的把戏。
他先是讲了一个段子,说他在大学的自习室里对一位女生动了心,经过无数次的挣扎和自我动员,他鼓足勇气给女生递了一张小纸条:“你好,能和你交个朋友吗?我是你后桌那个戴帽子的男生。”
大约过了五分钟,女生走到他面前,轻声说:“我要走了,你要不要一起?”
然后,他说了一句他自认为是这辈子说过的最经典的话:“你先走吧,我还有道题没做完……”
台下的人笑成一团的时候,他清了清嗓子,大声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内向的人活该没人爱?”
然后,他讲了第二个段子,说他初入职场时,公司组织了一次体检,其中有一项是验尿,每人发了一个小杯子。
他当时不知道需要装多少,也羞于向工作人员咨询,于是就接得满满的。
当天体检的人很多,走廊过道里都挤满了人。他又不好意思让前面的人让一下,于是就小心翼翼地“蠕动”前行。
当时接待他的医生是个大妈,见他端着满满的一大杯,问道:“小伙子,你是来敬酒的吗?”
台下再次笑成一团。他又大声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内向的人活该被人笑话?”
等到大家笑个差不多了,他再次提问:“你们能看出来我是个内向的人吗?”众人齐摇头。
他认真地说:“别看我现在站在台上话很多,其实我的内心是在敲锣打鼓!”
他说自己上了十几年的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为零,更别提向女生表白了。
在人生的前三十年里,旁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都是:不主动、不合群、很闷。他也曾为此苦恼过,也试图让自己外向一些,毕竟,在这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时代,他也担心会因此而失去一些机会。
但是,在试图变得外向的过程中,他又发现,那些外向的人做的事、说的话在他看来都无聊至极、别扭至极,因此而产生的繁琐事情更是像枪林弹雨般向他袭来。他躲不掉,却也承受不起。
如果说内向性格会失去的一些机会的话,那么假装外向失去的则是全部的快乐。
直到有一天,那个女生偷偷告诉他“她就喜欢内向且认真的男生”,直到他闷在办公室里编了三个月的软件被某个大公司高价买去了,直到他查了无数资料、修改无数遍的程序拿到了某个大奖了,直到自己独自打拼的公司小有所成了,
他才明白:内向并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没有真本事!
交际圈子的扩建和维护,并不是建立在你夸人的技能上,而在于你能为朋友做什么,以及做了什么;
职场中的竞争力,不是仰仗于你攀谈的天赋,而是你有多少货真价值的本事,以及能为公司赚多少人民币。
当然了,我们都得承认,活泼开朗的人确实会更容易讨人喜欢,相比较于坐在角落里发霉的人,谁都会喜欢那个站在舞台中央的、能说会道、左右逢源的人。
但是,如果你骨子里就是个内向的人,假装外向就会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效果——你就像是扮演一个和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你就像是穿了一件尺码严重不合身的衣服,你行动不便,身心俱疲,哪有什么快乐可言?
你觉得一个人窝在家里看书比跟一大群不熟的人去K歌更快乐,那勉强自己的后果只会是:书也没看成,还在歌厅里尴尬得要死。
你觉得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加班、吃泡面比跟着爸妈去参加大咖的酒会更自在,那勉强自己的后果只会是:你讨厌游戏人间的自己,你爸妈也讨厌不会逢场作戏的你!
与其这样扑进人潮之中,假装和世界抱作一团,不如就接受了那个内向的自己。然后,默默使劲,暗自承受。
等到你做出了成绩,有了一番作为,别人就会对你讲:“你哪里是内向,分明是内秀嘛!”
所以说,内向是优点还是缺点,得看你的本事有多少,就像区分“卖萌”是褒义还是贬义,得看你的长相如何。
在听这场演讲的过程中,我突然就想到了刘卓。
刘卓是我们大学公认的独行侠,不论是上课、自习,还是吃饭、锻炼,他都是独来独往。如果不是在一场辩论赛上看到他有理有据、声情并茂地大杀四方,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他是个哑巴。
平时上课见不到他举手发言,见面了打招呼都是象征性地点头示意。
当别人在课堂上激烈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呆头呆脑地盯着课本,一言不发;当有人为了给选修课的老师留个好印象而提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时,他兀自趴在桌子上,认真地写着些什么。
当然了,推选班干部,或者评选优秀学生,没有人会想到他。
直到毕业前夕,当大家都在费尽心思地增加简历的美感、个性和厚度时,他的简历还是一片普通的A4纸;
当大家都在设想面试要穿的衣服、四处求问面试的礼仪和技巧时,他还是准时地去图书馆自习。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是新闻班唯一一个被一家国外某大媒录用的人。他的杀手锏是他发表过的学术论文、获奖的摄影作品、翻译过的短诗、小说,以及二十多万字的新闻评论。
原来,当别人在对娱乐事件侃侃而谈的时候,他正埋头给当天的新闻事件写深度评论;
当别人在熬夜追剧、玩游戏的时候,他正在逐字逐句地翻译一部诗集;
当别人在假期里挤进人海中玩自拍的时候,他正捧着镜头在街头拍摄社会百态;
当别人勾肩搭背地参加各种聚会时,他正和几个同样内向但志趣相投的人谈笑风生……
原来,内向的人也有外向的天赋,只是没办法跟不在同一层次的人胡侃。
原来,独来独往不都是因为内向,还有可能是由于卓越,所以敢与众不同。
原来,内向是因为身怀绝技。就像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总是成群结队。
汪国真在《孤独》中写道: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这是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
就像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显得繁多且喧哗。
意志薄弱的人为了摆脱孤独,便去寻找安慰和刺激;意志强的人便去追求优秀、充实个性。他们的出发点一样,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因为孤独而沉沦,后者因为孤独而升华。
内向的人其实更理性,也更谨慎,不会因为有人勾搭一下,再唱几句“小兔子乖乖”,就随随便便地把心门打开。
内向的人拥有自己的后花园,园中花香四溢,满是奇珍异草,但他不会轻易对外人开放。
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到此一游,情趣相仿的人被允许偶尔光临,而那些浮在表面的热情和流于形式的热闹,都被拒绝入内。
我希望你和谁都不争,是因为你在能力上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你不屑于争,而不是因为“和谁争,你都不行”!
很多内向的人其实本质上并不内向,只是不想跟话不投机的人聊太多。
就像很多看似外向的人其实本质上是内向的,只是到了他熟悉的环境、擅长的领域,所以变得侃侃而谈。比如罗永浩。
演讲台上的罗永浩总是给人一种“话痨”的印象,但他自称是“很内向的人”。他说:“参加超过五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以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
记得去新东方当老师之前,有很多人说我:‘老罗,你平时一天都不说几句话,你还能上讲台当老师?你别逗了吧!’但我不管,我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被别人所左右,谁说内向的人不能当老师?”
你是内向,就努力向内秀靠拢,而不是强行改变自己的性格,憋出一身内伤!
你要想在这个功利世界里获得认可,得到传说中的“人脉”,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更厉害,以此作为拒绝那些无聊的人、事的底气;
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更有趣,以此来吸引另一群志同道合的有趣之人。
至于那个用“你想要啊,你想要你就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啊”来奚落你的人,请你继续保持对他的“语言洁癖”。毕竟,一个见识有限、情商欠费的人是不可能洞察出你沉默不语的真实原因的。
内向的人最好的生活态度是:风大了,就表现出逆风出列的风骨;风小时,就展现出积羽沉舟的耐心!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
有人夸你有内涵,便有人说你不过如此;
有人说你有个性,就会有人说你太能装;
有人说你很实在,就有人说你真虚伪。
内向的人,真的不必在意旁人的七嘴八舌,更不必羡慕他们的哗众取宠。
如果你每次都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犹疑地停下脚步,如果你每次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不认可就闷闷不乐,如果你每次都会因为别人的投机取巧而唉声叹气……
那你花掉青葱岁月,除了得到犹疑、闷闷不乐和唉声叹气之外,很可能是一无所有。
岁月的“小人之仁”就在于此,它会慢慢让你识破生活的真相,却不会给你任何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