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崇尚“让”之德,尧舜禅让名垂千古,可这帝位让了一圈儿到底是又回来了,比如这样:
我:哎呀弟弟你吃
弟弟:哎呀姐姐你吃
我:好呀~我吃。
但是,让来让去也会真“让”出去的。比如这样:
我:哎呀弟弟你吃
弟弟:好呀~我吃了。
我:········
历史上不仅有“让”回来的,还有“让”出去了的。
帝尧禅让于帝舜,而帝禹的天子之位也是由帝舜禅让而来,若帝禹再传下一代,按常例也应该是禅让给一位贤人。但帝禹应该是怀着把帝位传给自己儿子启的心思。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帝禹颇为费心的。
-
皋陶&益
帝禹先授政于颇为贤能的皋陶。在帝尧时皋陶即已被起用,到帝舜时诸臣分职,皋陶被命掌管刑法。而禹的父亲鲧在帝尧时被命治水却无功,在舜摄政期间被诛,帝舜时又命禹治水。粗略算起来,更可能的情形应是皋陶年长于禹,或至少两人是同辈。但帝禹却立皋陶为继承人,毫不意外地,皋陶果然还没能继位即先去世了。
接下来帝禹举荐了益,那益是哪一位?“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於是以益为朕虞。”显然,益的特长并不是以人为对象的管理。皋陶去世后益才得帝禹重用,所以益辅佐帝禹时间不长;而且益是从驯草木鸟兽跨界到了处理政事,同样不出意外地,天下人并不满意益的政绩。
帝禹过世后,预定的继任者益照以往常例也先让先帝之子,可这一让,真的把天子之位让出去了。
-
帝禹之子启
与此同时,天下人倒是很属意启。启的优势在于两点,一是“贤”,有贤名有才能;二是身份高贵,启乃帝禹之子。这二者缺一不可,如前车之鉴丹朱虽贵为帝尧之子,却被帝尧评价为“顽凶”而不用。
此外,帝禹也为儿子的登位之路打下了基础。太史公言帝禹之功绩在于“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实则治水一项并未列入其中。禹继父业治水是由帝舜任命,若是无功而返,必然是和其父鲧一个下场,但是禹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这项任务。
而禹更大的功绩在于“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即构设了一个以天子为中心、半径二千五百里、分为五等环形区域的统摄范围,且使天下九州皆贡赋于帝舜。至此从帝舜开始,天子的地位提升,臣子各司其责,因此君臣之分更加分明。
到了帝禹之时,这更是给禹之子启的继位提供了有利条件。故而诸侯拥立启时所言为“吾君帝禹之子也”,而不是诸如“吾君启贤”的口号。
益和启如此两相比较,优劣立现,最后果然诸侯拥戴帝禹之子启继位。帝禹愿望达成。至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总结
帝舜、帝禹、帝启三人作为继任者的天子之路如下:
·舜:试二十年,摄政八年。流共工、鲧、讙兜、三苗。让帝尧之子,然天下归心于舜,遂继位为帝舜。
·禹:治水功成,九州攸同,贡赋天子。为嗣十七年。让帝舜之子,天下既顺,遂践天子位。
·启:贤且为帝禹之子,诸侯拥立为天子。有扈氏不服,伐之。天下咸服。
帝舜在摄政期间干脆利落处理了数位竞争对手,顺利继位;帝禹受政颇为顺利,但此前劳苦功高;到了启时,有了父亲帝禹打下的基础,再加上自身素质的确不错,原本预定的继任者益自然不是启的对手。
当初舜让丹朱是退而待之,时至而进之策,心里清楚这帝位转一圈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的;而另一种情形则是益让启,双手把帝位奉上,结果羊入虎口,再也拿不回来了。
附注:
- 帝尧禅让于舜。
《五帝本纪》:“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
- 帝舜禅让于禹。
*《夏本纪》:“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 *
- 帝禹之后,帝启继位。
*《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