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弟足下:
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二月有折差到京,余因眼蒙,故未写信。三月初三接到正月廿四所发信,无事不详悉,忻喜之至。此次眼尚微红不敢多作字,故未另禀堂上,切详此书中,烦弟等代禀告焉。
1.这个时间段的曾国藩才34岁,但是已经患有“眼疾”,说明养生/关注健康一定要趁早。
2.终于得到了一封期待已久的“无事不详悉”的回信,忻([xīn]同“欣”)喜之至,等得太难了!
去年所寄银,余有分馈亲族之意,厥后屡次信问,总未详明示悉。顷父亲示谕,云皆已周到,酌量减半。然以余所闻,亦有过于半者,亦有不及半者。下次信来,务求九弟开一单告我为幸。
突然有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画面感,而“将”是曾国藩的家人,曾国藩寄回银两是用于分配给亲戚的,可是家人竟然不“听话照做”,不但“减量”,而且分配“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均)……唉,实在是有违他想要维系好家族和谐的初衷呀!
受恬之钱,既专使去取,余又有京信去,想必可以取回。则可以还江岷山、东海之项矣。岷山、东海之银,本有利息,余拟送他高丽参共半斤,挂屏、对联各一付,或者可减少利钱,待公车归时带回。
借钱难,要还利息或者人情,收债也难,催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收回来……
父亲手谕,要寄银百两回家,亦待公车带回。有此一项,则可以还率五之钱矣。
好个“言听计从”的孝顺儿子,好希望我以后问孩子们要钱,也能有求必应……仔细想想,还是算了,还是自己努力养活自己吧,他们别来啃老就可以了٩(๑^o^๑)۶
率五想已到家,渠是好体面之人,不必时时责备他,惟以体面待他,渠亦自然学好。
王率五好幸福呀,有个当大官的大舅子也就罢了,还处处维护他的死要面子,还帮他还钱。
兰姊买田,可喜之至。惟与人同居,小事要看松些,不可在在讨人恼。
小事不要计较,大事不要糊涂。
欧阳牧云要与我重订婚姻,我非不愿,但渠与其妹是同胞所生,兄妹之子女,犹然骨肉也。古者婚姻之道,所以厚别也,故同姓不婚。中表为婚,此俗礼之大失。譬如嫁女而号泣,奠礼而三献,丧事而用乐,此皆俗礼之失,我辈不可不力辨之。四弟以此义告牧云,吾徐当作信复告也。
近亲结婚,有违伦理,同时也不符合科学,所以,拒绝与其子女通婚,聪明。
罗芸皋于二月十八到京。路上备尝辛苦,为从来进京者所未有。于廿七日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补行复试,湖南补复试者四人,余在园送考,四人皆平安,感余之情。今年新科复试,正场取一等三十七人,二三等人数甚多,四等十三人,罚停会试二科。补复着一等十三人,二三等共百六十人,四等五人,亦罚停二科。立法之初,无革职者,可谓宽大。湘乡共到十人。邓铁松因病不能进场。渠吐血是老病,或者可保无虞。
芸皋所带小菜、布匹、茶叶俱已收到,但不知付物甚多,何以并无家信?四弟去年所寄诗,已圈批寄还,不知收到否?汪觉庵师寿文,大约在八月前付到。五十已纳征礼成,可贺可贺。朱家气象甚好,但劝其少学官款,我家亦然。啸山接到咨文,上有祖母已殁字样,甚为哀痛,归思极迫。余再三劝解,场后即来余寓同住。我家共住三人。郭二于二月初八到京,复试二等第八。上下合家皆清吉。余耳仍鸣(论健康的重要性),无他恙。内人及子女皆平安。树堂榜后要南归,将来择师尚未定。
六弟信中,言功课在廉让之间,此语殊不可解。所需书籍,惟《子史精华》,家中现有,准托公车带归。《汉魏百三家》,京城甚贵,余已托人在扬州买,尚未接到。《稗海》及《绥寇纪略》亦贵,且寄此书与人,则必帮人车价,因此书尚非吾弟所宜急务者,故不买寄。元、明名人古文尚无选本,近来,邵蕙西已选元文,渠劝我选明文,我因无暇,尚未选。古文选本,惟姚姬传先生所选本最好,吾近来圈过一遍,可于公车带回,六弟用墨笔加圈一遍可也。
九弟诗大进,读之为之距跃三百,即和四章寄回。树堂、筠仙、意诚三君,皆各有和章。诗之为道,各人路径不同,难执一己之成见以概论。吾前教四弟学袁简斋,以四弟笔情与袁相近也。今观九弟笔情,则与元遗山相近。吾教诸弟学诗无别法,但须看一家之专集,不可读选本以汨没性灵,至要至要。
吾于五七古学杜韩,五七律学杜;此二家无一字不细看。此外则古诗学苏、黄,律诗学义山,此三家亦无一字不看。五家之外,则用功浅矣。我之门径如此,诸弟或从我行,或别寻门径,随人性之所近而为之可耳。
余近来事极繁,然无日不看书,今年已批韩诗一部。正月十八批毕。现在批《史记》已三分之二,大约四月可批完。诸弟所看书,望详示,邻里有事,亦望示知。
每日看书,读书不二,读史明志,所有书都看。
国藩手草,公元1845年4月11日
拓展内容:
为什么都写日记,
但是曾国藩写出来不一样的人生:
1、公开;
写完送给朋友看,求其“针砭”。有点类似我们007写作模式,把文章公开发表(作业雨),然后被点评,一起写7年。
2、坚持,日清日高;
1)先是道光十九年开始写,写到年底后不能坚持,断了半年,因为没有公开
2)开始是写流水账,为了写而写
3)不能早起
4)只有立志,没有裹挟
一株竹子容易长歪,不能成材,但是,一片竹林就能很好的成长
不仅是传染病容易传染,“行为”“认知”也容易传染,所以,论环境的重要性!
觉得孟母应该是史上第一位认识到这一点的伟人,不然,也就没有孟子的名号了!
总结
改变自己的圈层,和优秀的人为伍,公开自己的FLAG,接受大家的监督٩(๑^o^๑)۶
班长连麦:
手写记录孩子八年成长的点点滴滴,让我心生敬畏!
当组长,当班长,打造品牌,坚持不懈,让自己先成为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