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梨渊释子
在改变与不改变的问题上,现在的我往往需要慎重考虑。这不像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我学了护理专业却不想做护士,就可以率性地不做,即使有很多外界阻力,即使内心也有些顾虑与冲突,当时的我还是放弃做护士而去寻找自己想做的事。
现在不同,年龄和家庭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因素,我的决定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在没有能力协调平衡好这一切之前,没有好的心态去迎接改变之后的可能情况,我往往不会轻举妄动。
11月之前关于是否参加团队活动我是一直处于犹豫不决中的,就像考研问题一样,难以做出决定。工作异常繁忙,个人身体状况不佳,孩子作业亟需辅导,就这三点,像孙悟空头上的三座大山,任凭你多有本领,还是会被现实禁锢住,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年人的不容易。
决定参加团队活动是11月中旬发生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我们学校的一位女生因严重抑郁症而跳楼了。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痛心和自责,我常常想:如果她能来心理咨询室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我认为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室的负责人没有尽到责任,出于专业技能亟待成长的角度考虑,我决定参加王老师组织的心理咨询观摩和团队活动。这些都是我自费学习的,在心理咨询室轮岗值日,一个月也不过三四百元钱,更多的出于个人兴趣和责任。
11月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依靠王老师的督导,我想我是没有足够力量和自信去疏导因为这个事件给自己、许多学生和一些老师内心带来的负面情绪的。
12月初原以为一切会好起来,12月18日却掉到了谷底,那一天我确定阳了,已经请了假,在发烧中却惊闻噩耗——公公车祸去世了。先生已经去了殡仪馆,我哥哥正好打电话过来,我看到两个孩子被爸妈接走,才在电话中痛哭流涕,咳嗽不止,悲伤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只感觉呼吸困难。
12月19日团体活动我是躺在床上听的,没有心情和力气讲一句话。有人说到了人生的谷底也就到了人生回升的地方,我现在想来确实也是,至少我去听了。我的潜意识还记得学习的事情,隐约记得初衷。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于国家是这样,于学校是这样,于我亦然,尤其是下半年。最后一次见公公,还是暑假。八月初,哥哥、侄女从西安回来看望爸爸妈妈,我们也带着他们一起去老家看望公公和婆婆。两位老人身体不太好,我和先生就自己动手生火做饭,哥哥带三个娃,那一天大家都很满足,农村平凡朴实的生活给人踏实的感觉。
九十两个月我一直利用假期看病,吃中药调理身体,也经历过肿瘤、癌症排查的恐慌。十月公公生日的那一天,我在上班,忙着改试卷,没有回老家去。没成想,这却成为一生的遗憾——我失去了原本最后一次可以给公公过生日的机会。
12月下旬思绪一直很乱,情绪依旧低落,参加团体活动曾京的话和眼泪触到我的痛处,使我痛快哭一场,感觉好很多,思绪也渐渐清楚起来。
这时我突然重新审视参加团体的初心,当初是为了提升心理咨询的专业能力,为了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后来发现这个团体并不旨在提高心理专业能力,感觉与期望有点落差。再仔细看王老师的短信,确实他是跟我提到“团体跟讲课不太一样,需要多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相互碰撞,相互照镜子”,但是我之前也并没有表明参加这个团体我的目的。
既来之则安之,参加几次活动后,我才发现参加这个团体活动对当时的我很有必要,学生跳楼事件对我内心的冲击,公公突然离世的打击,疫情反复对教学的影响,受疫情影响身体尚未恢复却忙着丧事和网课的疲倦,亟需恢复正常的生活,恢复平静的心态,参加团体活动使我冷静下来,至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停下来看看自己,看看别人的生活,如果自己内心不变强大,不变得足够优秀,怎么能帮到学生?如果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怎么能帮到别人呢?
在后来参加团体活动中我更加投入,再加上寒假来临,学校放假,时间相对充裕,准备工作也比之前做得更充分。会提前洗漱好,一上完课就睡觉,会用手机做了一些笔记。
回头想想,我的第一点收获就是我开始尝试去学习以前没有关注的平衡艺术。在娘家和婆家关系之间我重新审视我嫁入先生家的十年婚姻生活,原来我的中心一直是偏向娘家,就像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子一样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公公去世后我开始反思,对婆媳问题的思考,让我看到换位思考,更加客观对待问题,在生命的倒计时里真正理解“以和为贵”,守住平衡的原则;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我重新认识自己:原来我是一个“工作狂”般的形象,连带两年毕业班,我经常早出晚归。先生工作闲一些,做饭洗衣服几乎所有家务都是他负责,我很少关注家务。大家在最后一次活动中的反馈——我很容易就会把说话带入工作的模式,也印证了我以工作为重的生活方式。最近我仔细整理家务,认真打扫卫生,婆婆过来我家一周多,我努力做好一日三餐,十年来我第一次认识了我的床头柜。平衡好家庭和工作对我而言很重要,我意识到毕竟我们通过工作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更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越来越好。工作是永无止境的,陪伴家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的第二点收获就是意识到应该在平和中努力,往平和的方向努力。第一次看见王老师给我印象很有安全感,平和的张力,睿智的语言很吸引我,感觉这是内心深处没有冲突和纠结的人才会呈现的状态。反观自己,内心有很多矛盾和纠结,犹豫不决的习惯。一直想考研,家人不支持,身体不允许,经济也不同意,但是我就是放不下。这个寒假我可以在平和中努力,我可以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默默努力。我们终其一生不都是在努力追求自己心中心心念念热爱的那点东西吗?每天五点自然醒,起床,我开始了安静的努力,备研、阅读和写作,到七点半结束,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半一样的学习。这是过年面对繁忙的家务,调整到自己能支配的时间段,同时关注并重视身体健康。
第三点收获,参加团队活动让我看到教师之外的职业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像给我的社交圈开了一扇窗户,以前除了几个打羽毛球的球友和玩得好的孩子家长,我几乎没有教师职业之外的朋友社交。这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思维方式、生活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第四点收获,通过团队活动,我看到自身的问题,情绪不稳定,不知觉地开启控制孩子、说教孩子模式等,这可能是导致自己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根源。我买了一支录音笔,录音,经常听听自己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甚至怎么跟其他人沟通的。
收获很多,也许在未来看得更清楚,理解更透彻,关于自己,关于生活,关于他人,关于社会,我以为自己很懂,现在才发现我在不断否定又肯定,不断打破又重构,真正懂自己才知道自己内心究竟要什么,能做什么,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真正懂自己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这是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使我不再局囿于狭窄的眼界。
最后感恩遇见王老师,感恩王老师搭建的平台,感恩所有的成员每一次表达分享或反思,尤其感谢最后一次活动中大家对我的肯定和建议,肯定让我的心倍感温暖,建议让我更清醒理智。当我又一次想起你们话语或者你们的经历的时候,我会明白那就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周一之夜,你们智慧一直与我同在,它像一盏明灯,启示并影响着我对未来生活、人生的开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