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经济崩盘之后,英国政府许多官员再次来想凯恩斯寻求帮助。凯恩斯重新找到了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当时有两派,一派是支持凯恩斯想法的共和党人,他们希望迎来低利率时代,重振经济。政府可以注入资金,刺激就业和消费需求。保守的丘吉尔和凯恩斯的“奥地利学派”对手及其对手持反对观点,经济大萧条使得失业和失望情绪不断增长。在共和党人加快美国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和财政部长向国会请求降低公司和个人税率1%,凯恩斯的思想才得到一定程度认可,又成为“修复经济一手红人”。当他乐观认为降低利率可以抑制经济衰退,又做起了美国和印度棉花的大宗贸易,经济并没有像他预期的好转,继续衰退下来。被迫,凯恩斯出售自己的印象派收藏名画,在经济衰退背景下,也没有找到一个好买家。自此,凯恩斯修正了自己的整个投资哲学。
对冲风险
凯恩斯最初的P.R金融组合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债券和股票,大宗商品期货合约占比很大,投资组合的风险很高。而金融危机来临时,惊慌失措的卖家首先会先抛售货币、(非出租)房地产和大宗商品这类没有储备和收益支撑的资产。在大概率上,这类资产变动方向和股票及债券呈现负相关性。人们会优先尝试继续持有保留有收益的债券和股息率高的股票资产,作为抵御危机的缓冲投资。
对冲风险:就是持有的资产呈现不相关性,以抵御某一类产品出现下跌的时候的风险。
诺贝尔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和威廉.夏普的著作《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 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都能量化按一定比例组合不同资产类别的价值。
这个在我们当下的投资生涯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例如股票和债券,大盘指数和小盘指数,国外、国内股票,货币,各行业持股等等,都是属于风险对冲的行为。在我们中国古话里,可以称之为:东方不亮,西方亮。
“价值投资”的萌芽
20世纪20年代,凯恩斯取得同事和学院管理层的信任,充分放权给他管理资产,凯恩斯开始纵情投资,直到1946年辞世。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依旧穿越了三次危机,那是美国行情最差的三个时期,凯恩斯的投资比美国大盘行情依旧好很多,甚至在1937年,美国大盘股亏损35%的情形下,凯恩斯的投资获得8.5%的投资收益。在18年的时间里,凯恩斯有12年是打败英国市场的。
凯恩斯能获得这样的成功源于他在经历了数次起伏后,改变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并承认了宏观经济不能完全预测未来。政府的经济干预也不能短时间地缓和整体市场。
凯恩斯开始奉行“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选择个股而不是跟随宏观趋势(追涨杀跌),在崩盘和大萧条期间,凯恩斯倾向于以便宜价格买进大型公司股票。
1、买入并持有优秀公司,选择”具有长期持久竞争优势“的公司。
公司的未来走向如何?公司业务是否可能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兴旺?公司如何防止竞争者创新带来不利影响?
这个和巴菲特的选股法则如出一辙:强大的”护城河“如出一辙。公司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如专利权,垄断,巨额投资等,能够保护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能力保护层。
坚定持有拥有长期盈利能力和高股息率的优质公司。
2、制定自己的投资政策,并坚定执行
写下投资目标,寻求的是股息增长和收入?还是资本增值?还是保值?
了解自己的承受波动的范围和投资偏好。
可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进行一次调整,主要是原始分配组合的比例调整。
3、摈弃”动物精神“
股票是很好的投资工具,在历史上的投资收益都是很高的,可为什么投资者仍旧是十买九亏呢?人的非理性行为对自己的投资行为和决策有巨大的影响。例如盲目自信、贪婪、锚定、心里账等等,这些情绪影响了市场的行为,形成了波动。”动物精神“是波动的灵魂所在。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只有在逆人性的时候,我们才有更多机会获得更低的买价,有更多的毅力坚定持有好公司。
4、约翰伯格的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能够有效避免”动物精神“的干扰。
指数基金是按照一定的选股规则挑选出了一篮子的股票,是已经筛选过了的股票,避免了挑选个股的风险。低昂的交易费用,避开了频繁和不合时宜的交易。
5、享受生活
凯恩斯:我们即使在经济混乱中苦苦挣扎,我们也需要重新放眼长远,努力实现少花时间工作、多花时间追求个人爱好的生活。
在凯恩斯生活的那个年代,凯恩斯掌管了剑桥国王学院的基金,还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创立的基金以及两家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另外还要参加演讲,写书,采访等等工作,他仍旧不忘享受他所热爱的艺术生活。这个是不可思议的。
凯恩斯期望的就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我们当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生活方式也多姿多彩。尽管仍旧有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在拼搏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学习投资,利用投资来补充我们的财产,剩余的时间投入到我们热爱的艺术、家人、旅行等生活中,这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