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师的“教”时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那么,怎样运用教材,才能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说教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一篇课文,多则上千字,少也有几十字。从字词到段落,再到篇章结构,精妙之处、涵盖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怎样运用才能是教材担当好例子的作用呢?囫囵吞枣一把抓,肯定不行。恰当的做法是:知识的细化。
“知识的细化就是知识的精细化研究过程”(王荣生)。想起我前两周上《故乡》。课堂中有个片段,是着眼于“细”,来进行教学的。现摘选出来,结合叶老的文章,进行再次反思:是否运用好教材的例子作用。
主问题设计:“小说,往小里说”
你觉得自己读懂这篇小说了吗?
对小说情节的梳理、人物的分析、景物描写的赏析只是浅层次的阅读。对小说主题的探究、艺术手法的分析和小说阅读方法的总结才是深层的阅读,是我们要追求的更高层次的阅读。处于浅层次的阅读水平,只能算是大致看懂一篇小说。居于深层次阅读的阅读水平,才是真正理解了一篇小说。也就是说,大致看懂一篇小说和真正理解一篇小说是有距离的。如何减少甚至消除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呢?需要从细节入手。
这里的细节既包括字词句段修辞、表现手法,还包括修辞、标点符号等。
因此,接下来,我们在初步梳理小说情节基础上,让小说:往“小”里说。请你细读课文,发现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在你觉得特别的细节处进行勾画和批注,写出你对这处细节的理解。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发现了闰土对“我”称呼的变化,还通过省略号和问号的使用走进了人物内心。有时,我们总觉得学生学不懂,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讲的知识在该细化的地方细化了吗?给学生搭的梯子合适吗?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一小步上能顺利上升吗?多这样思考,教材的例子作用才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