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部》
如果圆满不在结局,那么后面必定有刀。刚刚吃了一顿中秋月下的团圆饭,球球的爸爸开始砍人了,球球被送进福利院了;外婆检查出癌症晚期了;程霜说的第四次见面就嫁给刘十三的诺言再也没能实现。哎,让我缓缓……
《娱乐至死》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作者首先解释了“共鸣”:扩大了的隐喻。作者认为它会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看法。(就像yyds,吴签,这样的词汇)
作者认为,媒介于无形之中影响文化。
1.原始社会通过口头来解决纠纷,现代社会通过法律文件来审判。人们认为,口头表述带有太多表达主观情感且缺乏逻辑,而书面表达更具有客观性,经过严密的推敲。所以谚语和俗语更多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登大雅之堂,而书面表达更正式。
2.在今天的大学中,口头表达能力仍然是重要的考察方面。但写作论文时,对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书面文字更利于考证,方便批判。而口头表述只是一个传言。
3.苏格拉底死前的辩护过滤掉了华丽的修辞,可是他那些发明修辞的雅典兄弟们,认为修辞不仅仅是戏剧,更是事实的表现形式,所以造成了苏格拉底的悲剧。(这个例子有点争议,人们认为让苏格拉底真正格格不入的是他对于那个时代的看法。)
4而现代社会的我们常常将数字与真理对等起来。(这个观点在《小王子》中也有提到,梦幻联动!)
而今视频给了我们更加舒适的视听享受,同时我们也更相信眼见为实。“颜值就是正义”,“五官决定三观”体现出真理向美丽倾斜,是视觉媒介对认识论的影响。
a.作者认为印刷文字的阅读对我们身体和大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于电视)。首先我们要保持静止,其次我们要调动大脑,排除外界干扰。我们还需要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必要的联想。作者觉得这一切足以构成智力的基本定义。但作者不认为电视文化的人智力更加低下,作者只认为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会有偏差。(作者原话为一种重要的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这个地方有点朦胧)
b.作者认为,认识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的表现也许需要达到一个临界值。
c.作者不否认,电视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它使文化更加的大众化,它给孤独寂寞中的人带来温暖慰藉,但他认为,电视文化使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人们认为文学作品影视化只是再现的一种想象,缩小了想象空间。
律师的作用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口头表达,灵活运用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