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主威》第五十三章 主威分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主威》上一章是《听法》的最后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示了依法治国为何能“国治”,是因为臣民敬畏律法,说的严重一些是因为臣子畏惧律法。精神世界能让人产生敬畏的是教廷及戒律,而世俗世界能让人产生敬畏的是国家及律法。人的特性,既能让人生活在精神世界里,也能让人生活在世俗世界里,但我相信,人特有的机体特性,决定了我们首先要生活在世俗世界里,再纯净或再丑恶的灵魂总要依附于一幅皮囊和骨架。
韩非子所依之法正是基于人性本质所确定的,中国古代的律法既不是承神明之旨,也不尊王权所意,而是真真实实的以人为本。治国就是管事,天下之事,非成即败,管事之理在于成者赏,败在罚。所以赏罚就成了君主的治国权柄。
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治理公司,赏罚都是管理的基石。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部落族群,就有了分工,有分工就要有结果,按结果论赏罚就成为一种规矩与制度,也许那时候还没有成文的法规(因为文字还没有发明),但有逐渐形成的制度。从优胜劣汰的角度讲,正是这种赏罚机制让更加优秀的人在部落里生存下来,并逐渐成长为首领。
经过漫长的发展,随着生活物资的不断丰富,基于对天地的尊崇与想象和人类自身的生活与发展,人们对精神世界产生了无限的想象,文化与宗教产生了。至此,人类社会就生活在精神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我们人类终归是形而下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是人,不是神。从我们的机体特性,与认知能力看,我们确实是形而下者,我们一直在追寻人类的来源,其实是不想承认我们为“器”的现实。
我们身为器,心向道,就这样活着,正是这样的活法,韩非子才提出了“赏誉同轨,非诛俱行”赏罚原则,但国家律法的中心还是以罚为主,罚有恶名,民畏惧则恶禁,禁则国治。
今天讲《主威》,就是君主的权威,这里的权威不仅有实实在在的权力,还有依权力而产生的威严。韩非子认为“行义示则主威分,慈仁听则法制毁。”意思是:君主如果表彰个人品德,就会分散自己威势;如果听信仁慈说教,就会败坏法律制度。韩非子给“行义”加了一个主体就是臣子,臣子行为仁义,这本是本分之内的事,如果君主刻意表彰,就有可能分散或是损害君主在臣民心中的威势。仁义与威严是相对的,人们总是喜欢仁义而不喜欢威严,君主表彰臣子的仁义,无形中就是损害了自己的威严,这是不对的。
国家律法本质是威严,如果君主听信仁慈之论,就会破坏律法法规。我们说国家律法以罚为主,罚则生畏,畏则禁恶,恶禁则国治。罚,民众厌恶不喜欢,仁慈,民众喜欢,如果君主一味只想讨得民众的喜欢而只行仁慈,那么以罚为中心的律法自然就会败坏,这也是君主息法的原因之一。
“示行义”和“听慈仁”看似是仁爱之举,实则“民以制畏上,而上以势卑下。”意思是:臣民因为有法制而畏惧君主,君主却压低自己的权势对待臣下。君主的权势基础是国家律法,也是律法威严的体现,其实,君主权威与律法威严是互为表里的一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分离。君主“示行义”和“听慈仁”是在降低自己的权威与律法的威严,是对自己的双重损害。
君主“示行义”和“听慈仁”以势卑下的结果是“故下肆很触而荣于轻君之俗,则主威分。”意思是:结果臣下就敢于放肆地触犯法令,把轻视君主的习惯作为荣耀。这样一来,君主的威势就分散了。城墙不仅是用来御敌,更重要的是用来止臣于内,禁止臣子跨过此墙,君主“以势卑下”就是在摧毁城墙,既防不了敌人,也禁止不了臣子犯法轻君。所以韩非子强调君主一定要依法治国立君威,不可宣扬仁义听信慈仁。
【行义示则主威分,慈仁听则法制毁。民以制畏上,而上以势卑下。故下肆很触而荣于轻君之俗,则主威分。】
罚人总会招致恶评,所以要坚持依法治国、依制治司,将遵道守法作为民众教化的中心,将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培训的核心,最终形成守法守则的社会风气与核心价值观,民众相互劝勉守法成风。守法的风气一旦形成,处罚违法者反而会受到民众的欢迎,依法治国就有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