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也一直在尝试输出。总感觉看书时,收获满满,待到输出时,竟然不知如何梳理知识点?如何表达观点?
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书时的自己,因为在那刻,我特别地满足,偶尔读到自己认同的语句时,就如同见到了一个一见如故的朋友,所想所说的都是那么投机。
就在前天晚上,我洗漱完毕后,坐在床上翻阅书籍,读着读着,不觉有点夜深了,一看手机竟然半夜12:30了。读书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读时,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读书,一读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沉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貌似在寻找什么东西,但又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没错,书里面确实藏着“宝藏”,看书就是在寻找通往“宝藏”的道路。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想说,看书还是最好挑选自己能静心的时间。比如说:
1、早上6:00—9:00,晨起时间,精力充肺,没有工作烦琐事物的干扰,特别适合静心读书,此时脑子清醒、思维尤其活跃,记忆也是一天当中最好的时候。
2、晚上9:00—11:00,睡前时间,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已完成吃饭、洗漱……此时适合放下手机,静心阅读1个小时左右。因为不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你的时间也会在刷朋友圈、微博中白白浪费掉,玩着玩着,导致你越玩手机越不想入睡,然后第二天早起无精神、白天工作不在状态…….周而复始。
以上只是我个人实践出来比较适合读书的时间,具体还要根据个人的生物钟、阅读习惯、闲暇时间进行调整。
谈完读书,聊聊下写作,为什么普通人输出会有障碍?原因可能有以下4点:
1、读书不多,积累不足,沉淀不够,导致写东西时无话可写;
2、读书多,但知识体系不完善,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
3、不经常写作,特别害怕写作,觉得自己文笔不好,不敢下笔写,怕写不出好句子、好文章;
4、平常读书时,不做素材积累,看到经典名句、好话题都应该记录下来,最好利用印象笔记、锤子便签纸等工具摘抄记录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特别强调
“无米不炊”的道理人尽皆知,可见素材的积累太重要了。相信,只有素材资料库贮存的东西越多,往后能写的东西就越多。当然,素材资料要不停地更新、记录,还要不定期翻出来看看,会有意外收获哦!没错,素材资料库就是你的“灵感之源”。
写在文末
书要不停地读,文章也要不停的写,因为熟能生巧,在我们能力一般般的时候,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们提高写作技巧的“最好法宝”。
希望本人精心雕琢的文章,能给你带来一点点的思考与感悟!另外,欢迎您评论与关注,鼓励我一直写作,与你相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