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亲子时间管理·第1.4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4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1月期)”系列第1.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1、家长向孩子明确行为的具体时间点,并执行遵守。2次
2、家长在成人交往中守时,1次。(尽量让孩子看到或知道)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学习地图
1.2使用具体时间点的表达(通过言传来影响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
让孩子知道时间是中立的,是一种标尺
1.3把时间点与具体事件联系起来(让时间与自己或者是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
让孩子知道时间是有趣的,全家以及爸爸妈妈都在按时间做事
1.4让孩子明确要遵守的时间点(带孩子的行为上进行关于时间的要求,帮助他实践时间管理)
遵守时间点这件事情,孩子是能按照时间来完成的。
表达方式的差异
清楚吗?知道吗?可以吗?
清楚吗的重点是单方表达已经决定的事情,清楚吗?也同时强调了对自己表达具体性的要求。
知道吗?偏向命令式
可以吗?是一种约定商量的语气。
让孩子遵守时间点来做事,初期需要注意
1.提出要求的这件事情或者是纸箱的孩子的行为是轻度拖拉的,孩子稍微认真点就能完成
2.前几次尽量给孩子留下好的体验,设置的标准不能过高。
3.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行为结果,如果完成给予鼓励和肯定,加深对时间的认知。如果没有完成,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家长要和善而坚定的执行结果。
家长言传身教(做事严守时间点)
身教主要是指自己是否在时间管理上做到位。比如和周围人交往时,使用时间点进行约定,并严格遵守。某件事情时提前明晰时间限度并严格执行。这些行为要有意识的让孩子知道,或者是侧面感知到。
家长的行为习惯重在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课程实践的学习以及对孩子的实际指导是帮助孩子可以练习时间管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学习。
2.我们的实践(孩子[ ]岁):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包括对课程的反馈、其他的亲子疑惑等):
5.私房话(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