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风险买卖,常说的是库存风险买卖,就是用库存的压力换取更大差价空间的商业模式,也叫做“库存博差价”。
如何理解呢?首先明确,买卖风险是商业基础逻辑之一。(前面的是流量成本,定倍率,和价格销量天平)
有经营就会有风险,风险的出现是因为未知,而时间是导致位置最重要的因素(赌博是赌概率),那么风险的本质是时间差上的收益率的变化,没有时间就没有风险,会变成只是供求关系中的一个变量。
如何运用这个概念呢?
第一个买卖风险的先决条件,是要有风险管控机制,就是所谓的风控。库存本身其实包含了资金占用和成本,而数据呢就是风控的有效手段。
比如说,代理生意就是典型的一个买卖库存风险,所建立的风险管控机制就叫做全周期库存管理,一旦销量下滑到一定程度就会启动机制止损,或者可以理解为对冲,比如开展大规模促销,如果销量再下降,那么就开展交叉销售,再下降就开展礼品附赠。
有规律的降价就是一种风控手段,比如ZARA的促销,一件1999元的衣服如果销量不好,那么他会每周降100元,直到降到99元或者卖完。
第二个买卖风险的先决条件是要能够从数据中看出市场的发展趋势,要有一双“风险之眼”,就像开启上帝模式。金融、保险行业都要有这个能力,比如小额信贷、p2p网贷就非常依赖数据,可惜大多数做p2p网贷的商家都没有这个数据分析能力,或者收集不到有效的数据,所以死了一大片。所有说大数据是忽悠的人,其实都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使用大数据。
下面就是大量的案例和思考:
1 航空公司从原油期货市场买油,就是航空公司把价格风险转嫁给了期货公司。
2 在淘宝卖皮包,月销量六千,客单价两百,向厂家订货3万件,厂家给最低价130,平时的话是145,这就是典型的库存博差价,那么对冲风险的办法就是建立全周期库存管理机制,比如平时不做优惠,当销量下滑的时候,就给老客户150元的促销,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复购。
3 包机旅游产品就是买卖风险,包机商预测某一时间有大批的游客,那么就包机降低成本,但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那么飞机起飞按时起飞,库存清零,包机商受到重大损失。
4 买卖风险必须要懂天时地利人和,以上面的包机旅游为例,天时是包段的时间区分是淡季旺季,地利是目标地点景区的航线人流要大,人和就是你要有一个专业的销售团队。
5 从前旅游业是一个无库存行业,有了需求才会采购,现在行业格局变化,有了高风险,但也有高收益。
6 买卖概率风险的典型行业是保险业,比如大病保险,运费险、身故险。
7 买卖库存风险的行业很常见,典型的就是代理行业,如海鲜收购、米商、包销合同、连锁加盟,包机旅游,炒大蒜生姜,门票代理,保底租金等等
8 买卖成长风险的是风险投资,比如天使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业保险。
9 传销之所以违法,是因为他们用诱人的层级提成,把库存风险卖给了体系中的每一个人,还顺带赚入会费,其实他们并没有真实的客户。
10 还有更多典型的买卖风险,比如移动外包代维公司,海鲜收购商,网游里面卖装备的商人,黄牛炒票,炒苹果,从一手渠道弄货,再高价转手,炒商铺截断毛坯房。还有所有囤积居奇行为,签订长期合同,老板雇佣员工等。
11 金融业是最基本的,风险买卖行业。比如银行业的核心能力,就是风险管理。
12 小米公司的核心逻辑之一就是去库存化,转嫁管理风险,比如线上抢购。
13 代理是买卖库存风险,但是代销不是,它赚取的差价更小。
14 谁能在更好的风控模式下,让消费者更大获益,谁就是趋势,比如品牌商去渠道化,就是通过自担风险的方式,让利消费者。
15 对冲价格风险的典型案例,蒙牛伊利集团有自己的牧场,中粮旗下有自己的生猪基地,肉品批发商有自己的冷库。
16 服装行业或者水果行业的订货会,其实就是一个风险转移大会。
17 汽车4s店,生产商把库存风险转嫁给经销商,经销商用买卖零部件、售卖保险,售卖贷款的方式对冲风险,但如果代理错的品牌也会输,除非牌桌上都是自己人,那么经销商就会形成一个大的联盟,互相担保贷款,交叉销售,分摊风险。
18 可乐,方便面等零售业,不同的代理商库存风险也不同,厂家销售部门会帮代理商将风险转嫁给批发商及零售业主,即C店和KA超市,当风险预警时,厂商会开启促销模式对冲风险。
欢迎提供更多栗子~